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天人关系,荀子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性出发,对其社会分层的政治伦理思想作了哲学论证。以“礼”为核心和标准,荀子把社会分层划分为社会等级分层与社会职业分层两个层面。荀子把“礼”的功能———“群”与“分”,特别是等级差别之“分”作为社会分层的手段,以最终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政治理想。这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管仲与李觏均以自然人性论为基础.主张以“循公而不私”、“义利并行”为价值原则.倡导富国富民之社会功利;管仲开社会功利思想之先河·佐桓公九合诸侯而一匡天下,李觏则始倡有宋一代之功利主义思潮。推进社会变革,“匡国济民”,成为“北宋的一个大思想家”,两人思想影响深远。通过对管仲与李觏功利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揭示出功利主义思想的历史联系及社会作用,于今天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文化的情理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理”这一特殊范畴表达了儒学与中国化中一种情理交溶,以情为源和本,以理为鹄和用的特有化精神。基于传统社会的情理精神与现代理性精神是相冲突的,建立在情理精神基础上的人治传统更可能对现代社会的法治起到巨大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四库提要》是研究中国传统学问的门径之书,张之洞誉之为“良师”。但其中也偶有疏误,本文 根据目验的旧刻旧抄本,纠正了易类提要的15条错误。  相似文献   
5.
思想史的“两重性”是李锦全先生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通过考察他对思想史进行个案研究、学派分析、整体通观三个层次的翔实分析,探求他贯穿在对象研究中的“哲史融会”的方法取向和“承传创新”的文化立场,揭示他以传统观照现代的实践品格,把学术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学人精神。  相似文献   
6.
Li Zehou belongs among the ranks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philosophers of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ies. In his complex theoretical system, he aimed to reconcile the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demands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Besides elaborating o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Li launched many innovative views based on his understanding of specific developments in pre-modern and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His philosophy could be described as the search for a synthesis between Wester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and a specifically Chinese moderniz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c insight into Li’s specific methods of combining Kant, early Marx and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the present article investigates his elabo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radigm of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tianren heyi天人合一) through the lens of ideas about humanized nature (renhua de ziran人化的自然) and naturalized humans (ziranhua de ren自然化的人).  相似文献   
7.
Hengxian, one of the bamboo books of the Chu Stat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at is kept in the Shanghai Museum, was collected by the museum in 1994, and is an important piece of literature that discusses cosmic issues prior to Huainanzi. Based on Li Ling’s work on the text, as well as hermeneutic work by some other scholars, this essay represents another attempt to determine the words and meanings of the Hengxian, with a focus on its cosmological commentary. Translated by Huang Deyuan from Xi’an Jianzhu Keji Daxue Xuebao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 & Tech), 2007, (1): 1–8  相似文献   
8.
《四库提要》是中国古典目录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错误.本文对其易类17条提要的谬误进行了补正.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关系范畴”说明朱熹的宇宙本体论。近代以后对宋明理学的研究受到西方一些思想的影响 ,而以西方的思维模式来说明理学的范畴 ,最终丧失了理学本来所具有的哲学意义。因此 ,本论文要论证冯友兰先生所主张的“共相”和“殊相”不能说明朱熹理学的本来意义。本论文试图用“阴阳 ,动静关系”范畴来说明朱熹的宇宙本体论 ,说明阴阳两个体一方面保存自己的个体性 ,而另一方面也维持相生的整体性 ,并进一步说明个体必须以整体为依归 ,整体必须以个体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理可总称人合乎礼的诸种需要;从表现形态上看,欲是比情更为激烈的心理活动:欲具有促使人行动、情产生和“生百善”等方面的功能,人欲则具有“诱人为不善”、“害吾心”、使情变坏和损害身心健康等作用。理学中的理欲之辨也可看作是关于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对待二者的态度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