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郭彧 《周易研究》2003,(2):49-55
自南宋时起,《易数钩隐图》一书的作者就有二字与二籍贯的争议。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考辨。得出北宋有二刘牧、前刘牧著《易数钩隐图》、黄黎献为之续补等结论。最后指出,彭城刘牧的道学思想应当在宋明理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刘一明所著《西游原旨》,以"金丹大道"贯通全书,是清代《西游记》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由于"金丹"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周易参同契》所构建的象数易理体系,因此,揭示《西游记》与象数易理的内在关系,成为刘一明《西游原旨》的核心内容.本文从"人"、"名"、"数"、"事"四个方面,对《西游原旨》中卦爻象的运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弥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之首,创立火热病机,也是金元医家引易人医的第一人.刘氏认为"医教源自伏羲",医学和易学在根本原理上是一致的.所以医家应该知易,知易则医理更明.刘氏自觉地站在医易相通的立场来建立其医学理论体系.他不仅以易理阐释医学的基本道理,而且把易学"燥万物者莫乎火"和"润物者莫润乎水"之理作为其论火热病病机和治疗的基础.刘氏在医易学史上应该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艺概》风格论的阴阳辩证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军海 《周易研究》2004,1(3):73-80
对于<艺概>一书中的辩证精神,学术界一般习惯于用我们所掌握的辩证法去分析,而未注意中国自<易经>而来的辩证精神的特质.本文从成中英教授对中西辩证精神之差异的分析入手,以<艺概>中的风格论为主,对其中的"阴阳辩证法"作了一番讨究,意在指出:<艺概>中的辩证精神是自<易经>而来的"阴阳辩证法"的精神,而非西方自柏拉图始,完备于马克思的"冲突辩证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周易》与《文心雕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高宪 《周易研究》2004,9(2):60-65
<周易>经传及<易>学对<文心雕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其中主要的研究论著作了回顾和评述,并对"<周易>与<文心雕龙>"研究的前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郭彧 《周易研究》2006,(1):27-33
本文在笔者以前考证的基础上,又以读书所得新证据对北宋两刘牧的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考证。并以考证结果为根据,对诸多已成“事实”进行了商榷,指出:三衢刘牧无任何易学著作存世;朱震等有关“河洛”图书的传承代次,全是瞎说,不可再引以为据;“河洛”图书内容出于彭城刘牧著一卷本《易数钩隐图》之后,很可能是其弟子窜人;范谔昌的“象学”并不讲“河洛”图书,以此溯及陈抟之“象学”亦非“河洛”内容;范氏晚于彭城刘牧,并非其师等。最后指出:彭城刘牧讲太极大道,理应在“宋明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