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红  李薇 《管子学刊》2005,(3):25-28
晏婴以极忠尽谏闻名,而其劝谏的主要内容便是要齐君效法古之贤君爱民、重民,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本文以《晏子春秋》为据,描述晏婴的谏诤形象和高超的进谏艺术与技巧.  相似文献   
2.
试论北京辅仁大学的创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北京辅仁大学十分漫长、艰难的创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指出了英敛之、马相伯、雷鸣远、奥图尔、陈垣等人所起的作用,特别强调英敛之既是最重要的发起人,也是奠基人——为辅仁厘定了既要吸收西方最新科学、又能发扬中华固有的优秀文化的办学宗旨和信教自由的办学理念,并具有教育救国的思想特点,闪耀着爱国、爱教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各种典籍资料中,《韩诗外传》征引《荀子》最多,不少学者因而认为荀子与《韩诗》之间存在一定传授上的渊源关系。综合韩婴对荀子引《诗》的态度以及《韩诗外传》征引《荀子》的体例来考察,荀子与《韩诗》之间可能并不存在渊源关系,韩婴只不过是将《荀子》作为原始素材来诠释自己对《诗经》的理解。《外传》大量征引《荀子》,与荀子著述比较丰富及西汉初年荀子学术地位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蒋波 《管子学刊》2011,(3):30-33
我国古代的隐逸发生很早,至迟在商周之际就有不少可信的例子,到春秋时期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对于隐逸,管、晏进行了具体分析,给予隐士客观评价,并主张国家积极征召隐士。管、晏的隐逸观与他们自身经历有关,也是其“举贤授能”人才思想的一部分。管、晏招隐士的主张,对于当时诸侯笼络人才、赢取民心、稳定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孔颖达的易学诠释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颖达编撰的《周易正义》是唐代易学诠释学的代表作。孔疏从王弼易学基本原则出发 ,吸纳了汉易象数学方法 ,以其取象与取义相结合的鲜明特色 ,对《周易》的体例、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形成 ,对《周易》所蕴涵的原理 ,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解释。孔颖达的易学诠释学深刻影响了唐宋时期易学和哲学的发展 ,成为汉易向宋易过渡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道器之辨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形成了三种理论范式并实现了范式转换,即从汉唐宇宙生成论范式下的"道先器后"说转换为宋明本体论范式下的"道体器用"说,进而在明清之际转换为生存论范式下的"治器显道"说,而生存论范式开启了人文主义视野和趋时更新的开放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周易》的心理学思想及其在先秦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燕国材 《心理学报》1994,27(3):312-318
《周易》是我国的一部最古老的文献。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可以追溯到这本著作。本文着重考察了它所蕴含的三个方面的心理学思想:1.基本观点:天人观,阴阳观,发展观;2.知、情、意的描述;3.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8.
唐初著名易学家、经学家孔颖达在易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彰显为在易学及哲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易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这一新型的体大思精的易学理论体系之得以构筑,乃根植于孔颖达在唐初学术及政治视野下,对汉魏传统易学殚精竭虑之检视、透析与省察基础上的绍承、超越与开新。  相似文献   
9.
“撄宁”乃是《庄子·大宗师》中提出的一种境界理念,用以形容得道者不为外在纷仍所扰而能保持内在之定静心。庄子撄宁观以卮言的叙事喻显了这样的至理,即以宇宙的想象力观待万物,以虚阔之境界心映照死生,则一切纷扰都将因洞明玄览而无挠吾心。“心”有定持、主宰、正定功能,能够以其境界形态超越外物撄扰。作为心-物关系的境界化表达,庄子撄宁观的实质是要人通过“心-物”→“道-物”→“心-道”→“心-物”的认知序列实现自身的境界性升华,而至于撄宁境界之实现,则不可避免地需做知止、外物及去成心的工夫努力。  相似文献   
10.
晏婴作为一个深受太史公司马迁赞誉的先秦齐国贤相,其事迹大多记载在《晏子春秋》之中。本文以《晏子春秋》为基本依据,以《左传》记载为印证,就晏婴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晏婴的哲学思想突出表现在其倡导并实践的对事物的朴素辩证思维以及轻鬼神重人事的无神观上。同时,本文还对晏婴哲学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和对中国现当代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