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象设计人员应自觉摈弃"匠人"的身份,加强自身艺术文化修养,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增强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旅游作为一种预消费产品,决定了消费者不能像传统型的消费活动一样可以直观地挑选商品并在付款后形成快速消费。因此在购买过程中旅游产品的品牌价值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面对这一挑战,本文认为湘西凤凰古城游首先要对其旅游品牌的形象设计作价值评估,进而通过分析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最终设计出突出湘西凤凰地域文化特点、有强烈视觉传达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3.
结合美学、人机工程学、产品功能学、心理学、产品结构学等学科,运用符号学理论,通过整合手机产品的造型符号、色彩符号、材质符号等视觉形态来反映企业文化、经营战略与设计理念、制造水平等潜在内涵,是很有积极意义的。结合中国手机市场,探索怎样构建出比较完善的企业产品形象,从符号学中发现新元素,并用以指导生产,设计出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手机,才能将企业推向国际。  相似文献   
4.
姚维玮 《美与时代》2023,(3):112-114
历史名人具有较大的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并且打造历史名人IP是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城市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利用当地历史名人打造特色IP形象,能够提高传播效能,为当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同质化、单一性等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因此,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知章村为例,基于文旅融合视角分析打造历史名人IP的意义及路径,以更好地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文化旅游产业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领域。基于此,基于文旅结合的视角,以打造地域性旅游品牌为切入点,围绕如何设计地域性旅游品牌的问题进行分析,力求塑造出更具有高识别性及独特文化内涵的地域性旅游品牌,以达到地域文化传播与地域旅游经济发展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城市标志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策划城市经营城市的概念已在全国各级城市进一步的展开。城市形象中的城市标志在"经营城市"的推广中自然被列为首项工作。但城市标志设计在标志设计中尚属"新生事物"。在案例、理论上尚缺乏足够的借鉴和依据。本文就城市标志的基本视觉要素和设计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及设计流程方面的诸多问题作些抛砖引玉式的探讨研究,以期为中国的城市形象设计补臻奇葩。  相似文献   
7.
个人形象是由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和谐统一构成的,个人形象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个人形象设计力图通过对个体外在形象的塑造来传达个体内在的精神气质与人格魅力。色彩设计在个人形象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和谐的色彩设计是与人物的个性与气质相吻合的。色彩的基本属性传达出色彩的基本性格,色彩的冷暖、明暗、艳浊具有不同的心理象征意义,这些不同的色彩心理象征意义与各类人群的性格心理特征相契合。色彩设计与个人性格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达内容。在个人形象设计中,必须依据个人的精神气质与性格特点,选择相应的色彩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贾小越 《美与时代》2023,(3):109-111
城市IP形象作为城市文化构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路径值得深入研究。精准进行城市形象定位,可凝聚地域文化底蕴与城市精神力量,为传播城市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有力帮助。以地域文化为基点,就台州IP形象“阿鹤”的设计展开研究,试图为城市形象构建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农业区域品牌的形象建设对提升地域的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构建兼具品牌视觉识别性与区域特色的农业区域品牌,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充分挖掘。以河北沧州农业区域品牌为例,深入挖掘沧州地区地域文化特色,从品牌文化建设、品牌标志设计、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三个方面出发,将地域文化特色和品牌形象建设进行整合,形成系统性的品牌形象设计融合策略,增强沧州农业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程琛 《美与时代》2013,(7):123-124
当今中国,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且逐渐改变了以往将产品的实用性置于首位的消费模式。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与民族自主品牌的崛起,面对同质化的商品竞争,那些"大品牌"的产品慢慢在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自己的品牌,已成为每个企业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