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展示中山大学医科教育起步至今的发展脉络,揭示国外医学教育模式对中山大学医科教育发展的影响.这种国外医学教育的影响,一直伴随中山大学医科教育从形成到发展之全过程,并在中山大学医科教育发展演变的每一个不同时期,有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宣庆坤  周雷 《世界哲学》2015,(3):140-146,161
B.威廉斯在其论文《马克洛普罗事件:对永生之厌倦的反思》中认为,永生是没有意义的。威廉斯指出死亡与有死是不同的,若永生则厌倦;只有满足同一性与吸引力两个条件,永生才不会无聊。尽管威廉斯的理论遭到一些学者的反驳,但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威廉斯的这一理论是深刻而富有洞见的。当然他的理论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其同一性条件太严又太宽,但无论如何也不影响永生导致无聊的判断,因为破除对永生的期待,才可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介绍了S7—200与400CPU模块通过EM277通讯组构大型系统实现复杂工业自动控制功能的方法,并详细分析了用200系列产品与400CPU共同构成大型系统比传统大范围用s7—300或s7—400组态大型复杂系统的优越性.而且给出了应用实例与通讯实现的方法及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魏晋玄学提出,人的活动与人类社会活动应当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这一理论倾向正好与传统的道家养生思想合拍,从而形成了魏晋时期的“玄学养生”。魏晋玄学养生经历了“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东晋玄学”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为王弼、嵇康、郭象、张湛。魏晋玄学养生的核心理论是重视人的精神修养,推崇静着之道,这与玄学所主张的“以无为本”,鼓吹虚无寂静、动中求静,企图在纷乱的社会中明哲保身的鼓个思想体系是相一致的。此外,他们对养生学中的关于人的气化理论已有初步涉及,并提出了“返相归真”的修炼原则和“性命学说”,这对后世气功养生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启示和直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蔡莹莹 《管子学刊》2012,(1):115-122
本文介绍著名西方汉学家葛瑞汉的墨子研究,主要以"墨子十论"为讨论重点。本文第一部分简介葛瑞汉之学术研究概况;本文第二部分分别讨论葛氏提出"墨分为三"与十论篇次关系之理论,共有:其一,《非攻上》归属问题与《天志》诸篇关系;其二,《非命》诸篇之错简问题;其三,导致三派分歧的主题研究三大主题,逐一述评葛氏之研究成果,并参照相关文献,检讨其得失所在;本文第三部分则略论葛氏提出的墨家分派及其"十论"研究的效用与限制;最后则说明中、西学界治学方法、风格之异同,而吾人若能两者并参,截长补短,则必能双赢。  相似文献   
8.
核黄素缺乏是导致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补充核黄素可以有效降低食管癌发病风险,但这一作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从而限制了核黄素补给在食管癌变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食管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核黄素转运基因C20orf54是食管癌的重要易感基因之一,后者对核黄素有效转入细胞内起重要作用,提示C20orf54基因变异可能是导致补充核黄素预防食管癌存在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对补充核黄素预防和治疗食管癌变提供理论指导.核黄素缺乏(环境因素)和基因变异(遗传因素)对食管癌发生的影响进一步揭示食管癌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秦春影  喻晓锋 《心理学报》2022,54(11):1403-1415
多级属性是将诊断测验中传统的二值(即两种水平, 通常定义为0和1)属性定义为多值(多个水平可以为0, 1, …), 它不但可以描述学生对于知识属性是否掌握, 而且可以描述学生在属性上的掌握程度, 这样使得诊断测验能提供给被试更丰富的知识掌握详情。本文将适用于二级属性Q矩阵的统计量(S统计量)拓展到多级属性下的Q矩阵验证和估计, 在两种常见的条件下, 设计了两种估计算法:联合估计算法和在线估计算法。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联合估计算法适用于对专家界定的初始Q矩阵进行验证, 当初始Q矩阵中包含较少的错误时, 通过联合估计算法有很大可能恢复正确的Q矩阵; 在线估计算法适用于对“新项目”进行属性向量和项目参数的在线标定, 基于一定数量的“基础项目”, 在线估计算法对于新项目的估计也能达到较满意的成功率。实证数据分析则进一步展示了该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1.6破解人类冠心病之谜———鲍林与拉舍的重大发现(第五个发现)1990年前后,一个关于冠心病病因的新理论浮出了水面。新理论揭示,人类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是源于人类遗传缺陷的维生素C缺乏。由于意义非凡,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后半叶最重大的科学发现。这个关于维生素C的第五个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