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老学与道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在说明当时人们的学统及先秦的学术倾向时所使用的黄老这一用语并非指具有法家或杂家色彩的思想体系 ,而是指以老庄等初期道家为中心吸收了一部分神仙术的以老庄为主的思想和实践性指南。汉初黄老学里所重视的清静和无为也非君主对臣下的统治术 ,而是以作为被统治者的人民实施的不干涉主义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李素军 《中国哲学史》2020,(2):71-76,84
黄老道家思想一度被汉初统治者推崇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当道家从在野派变为主政派,真正担当起庞大国家的政治责任时,著意于精神修养、境界提升的玄谈,远不能满足政治上经纬人事的需要,故汉初黄老道家将先秦道家静态观照的“涤除玄览”发展为具有实践意义的“曲因其当”。所谓“涤除玄览”,要求主体用心若镜,让开一步以成就万物之并作的无不为境界;而“曲因其当”则要求主体在舍己之志、以物为法的同时,还要依顺万物之理以推之、助之,表达了对世界秩序化的要求以及主体知几、用权的创造性要求,由此,汉初黄老道家从政治和社会现实层面赋予了“无为而无不为”以积极之“实现”义。  相似文献   
3.
过去被认为是伪书的《列子》。经近人研究并非伪出,作者赞同这一观点。证之以刘向《列子序录》,《列子》实为道家黄老学的早期著作。《列子》一书有九处言及“黄帝书”“黄帝曰”或黄帝事,大体皆托黄论道或托黄解老,其道家性质可以确定。逮至稷下学宫,其黄老学派传承《列子》,可证《列子》为稷下黄老之先导,而战国中期的田齐变法,为黄老学的传播掀起了高潮  相似文献   
4.
表面看似驳杂,实则内容一致的《鹖冠子》一书,篇章彼此照应,既有总论篇章,也有分论篇章,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思想上逐步成熟的《鹖冠子》,经历了从初期的"天地人三者"、"兵者四义"、"五政道",到"以五为一",再到"以一度万"的过程,体现了黄老学的融会贯通的理论特色又不失自己的独立思考的精神。老庄道家发展至战国晚期的《鹖冠子》,不论在对形上学问题的认识上还是在对理想人格问题的认识上,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西汉前期黄老的文化派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初统治者适应休养生息的社会需要,选取“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作为指导思想,从而确立了黄老学说在西汉前期的政治学术统治地位。由传承关系来看,西汉黄老学说应属于“北方黄老学派”,它传自战国时齐国的稷下学宫。由此可看到齐文化在西汉前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管子》中的《心术》上下、《白心》和《内业》被学界称为《管子》四篇,关于《管子》四篇的作者问题曾引起学界的长期争论。本文在分析《管子》四篇与宋研、尹文及慎到思想异同的基础上,认为《管子》四篇并非宋铆、尹文遗著,也不是慎到等人的作品,而是出自稷下黄老学派之手。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从现存资料很难证明鹖冠子必定是楚人或是赵人。从《鹖冠子》一书中的相关记载,可见他和赵、楚、秦、齐诸国的思想文化有相当的关系。他的弟子是庞媛,而非庞焕,庞煜与庞焕并非同一人。他的思想虽属于黄老学,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水火相生说、天神地形说、五正说、成鸠氏理想统治说等。有些思想观念有矛盾。  相似文献   
8.
“一”是黄老哲学的重要标识性概念,在宇宙论上代表造化万物之始,在哲学品格上强调兼综百家之旨,在政治实践上表达人君治国之要。自战国至秦汉期间被塑造出的“黄帝形象”凝结着黄老学以推崇“一”为标识的哲学主张和理想人格,具体表现为:黄老学者对于“一”作为万物之生成者的要求以及在政治上主张超拔于“众”的“君主”地位的诉求在黄帝作为华夏共祖的形象上得到了落实;黄老学融百家思想为“一”的哲学努力及其包容气象与黄帝促进民族融合、实现天下统一的政治功业相呼应;黄老学强调“执一”“无为”的治国之术也相契于黄帝法天则地、垂拱而治的政治实践。黄帝是黄老学注重“一”的哲学思维和政治愿景的形象化表达,二者的高度契合促成了“黄帝”与“老子”的自然结合,也使黄老学具备了迥异于道家其他分支的学术特质。  相似文献   
9.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稷下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文化的交流融合与齐国适宜的社会环境促成了黄老学派在稷下的诞生,成书于战国中后期稷下学宫的《黄老帛书》是黄老学派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0.
同现在一部分学者的主张不同,本论认为司马迁最初使用的“道家“并不能被看作是一种把老子和庄子完全排除在外的概念。把解释为君对臣的统制术的“无为“和吸收诸子之长的“混杂性“便是黄老学最重要的特征的论述方式,其出发点在于将道家和黄老学设定为了同一概念之上。这篇论文旨在阐明汉初所使用的道家的概念,说明它并不包含在黄老学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