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拜读《佛教文化》96年第6期法宏大文《狗子有佛性你无佛性?》后,受益良多,但也有不敢苟同之处,使我这个门外汉不能不言者。特撰文求教诸方大德及法宏师。文章开头说:“幸好得遇几位禅门大德。为我指了个入处,几经磨砺,得了个歇处,方知确有生死可了。”法宏师得个“入处”是什么?“歇”的程度是怎样?值得仔细推敲。所谓的“入处”,如果是文章第三段所说的“真正修禅有证,‘欲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便是真实不虚之境界,我们不必想改命运,改造我们自身就是改造我们的命运。”请问此“心”是常?是无常?是既有常又无常?还是非…  相似文献   
2.
看重自己     
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拿破仑曾给你忠告:做你自己的主人。人是万物之灵,更应该“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相似文献   
3.
《法音》2022,(5):15-15
本刊讯隐元禅师是中日佛教界所共尊的祖师,是中日两国人民所崇敬的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互鉴作出历史性贡献,以隐元禅师为代表的黄檗禅僧东渡人数之众、时间持续之久、空间跨度之广、文化传播种类之多,堪称是东亚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4.
整合子通过位点特异的基因重组在临床细菌耐药性传播中起重要作用.根据整合酶基因intI的序列不同将整合子划分成4种类型,其中第一类整合子最常见,决定着细菌的多重耐药.产ESBLs菌株在整合子水平转移的介导下能增加捕获这些基因盒的可能性,更有利于耐药基因的传递和扩散.  相似文献   
5.
<正>宗派正统观念兴起于晚明禅林,临济宗密云圆悟一系通过编撰灯录、制作嗣法证明、建立传法丛林等措施,逐步构建起一个具有“正统性”意义的传法系统,将原本零散的地方寺院联结为寺院网络。隐元隆琦受法于密云法嗣费隐通容,后东渡日本建立黄檗宗,并将宗派正统观念与传法丛林制度带到日本,对日本佛教黄檗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北端,恒山西南方,有一处古今闻名的山水胜境,它就是被金元时期许多著名诗人和作家,诸如元好问、雷希颜、刘从益、刘祁、麻革等所赞赏备至的龙山风景区。龙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西南四十多里处,雄峙滹沱河与桑干河之间,它北临桑干河支流浑水,西与繁峙、代县接壤,南望五台山诸峰历历在目,东瞰冀中平原辽阔广远。这里青山如屏,翠峰秀丽;危恋险峻,怪石林立;草木繁盛,苍郁茂密;奇花艳葩,争芳斗异;莺歌燕翔,蜂飞蝶舞;谷深沟幽,泉流清冽;路盘径绕,时有奇遇;云奔雾腾,景观雄奇;夏秋之季,空晴气净,凉爽静寂,怡人心意。  相似文献   
7.
《中国宗教》2022,(4):96-96
隐元禅师是我国明末清初高僧、日本佛教黄檗宗开山祖师、中日佛教和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习近平主席曾于2019年4月在给日本长崎县知事中村法道回信中指出:“隐元禅师,在中国是很受尊崇的高僧大德,他为两国人民文化交流互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368年前,隐元禅师东渡日本,谱写出中日两国民间友好交流互鉴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8.
整合子通过位点特异的基因重组在临床细菌耐药性传播中起重要作用。根据整合酶基因intⅠ的序列不同将整合子划分成4种类型,其中第一类整合子最常见,决定着细菌的多重耐药。产ESBLs菌株在整合予水平转移的介导下能增加捕获这些基因盒的可能性,更有利于耐药基因的传递和扩散。  相似文献   
9.
"五年布道奋进运动"(简称"五运")是中华基督教协进会在20世纪30年代倡导发起的一项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是中国基督教会对非基督教运动的一种积极的反应,它对中国各地教会的发展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华圣公会福建教区在该运动中的表现为例,试从历史的角度对"五运"加以探讨和评析.  相似文献   
10.
寻石头记     
萧艾 《佛教文化》1993,(4):42-42
1993年7月13日,湖南省佛教文化研究会在南岳山下祝圣寺召开成立大会。笔者为此会发起人之一,特从广东韶关南华寺赶来开会。会议结束当天上南岳山,栖南台寺。南台寺系六朝古刹,创建于梁天监年中海印和尚,海印常在寺侧石台上坐禅念经,故寺名“南台”。唐天宝初年,曹溪门下石头希迁禅师来南岳,见“寺之东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故号为“石头和尚”。(《五灯会元》和《宋高僧传》均如是说。) 当时,居南岳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