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北宋神宗时期,四川成都出现了一位高道蹇拱辰。他因悟人生之虚幻,离家远游各地,居庐山修道,期间又到京师,与苏轼、苏辙、秦观、贺铸、李龙眠等名士交往。在内丹修炼尚未盛行之际,蹇拱辰结合《黄庭经》,创立了  相似文献   
2.
自晋代以来,行书创作在宋代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时期,而这次革命的精神内核是“尚意”,作为代表人物的苏轼、黄庭坚和米芾,他们在行书创作中的见解有求同存异之处.苏、黄的行书作品饱含人生的顿悟,而米芾的“尚意”之作,则是源于厚积薄发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学古基础.  相似文献   
3.
不慕虚名黄庭坚的书法在宋代颇负盛名,在他年轻时,书法已有小成,再加之诗词方面的成就,便颇为自负。于是常常漫游山水,在心动之处必题诗留念。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的禅宗,在神秀与慧能分别呈出"悟道偈"之时,也揭开了以诗说禅的帷幕,其后禅师们创作了大量的禅门偈颂,以呈现悟境。尤其在石头、马祖以后,随着禅门中独特的教学制度的形成,在师徒问答、上堂示法以及说公案、斗机锋等场合,也更多地利用了诗偈。这些禅门偈颂的语言形式几乎与古典诗歌一样,对诗歌的内容与技巧都有一定的影响。宋代又是文字禅流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它既指节气,又指节日。在漫长的岁月中,清明逐渐形成了一些有趣的文化,值得品味。清明诗为诗海中的一束浪花,历来文人墨客多有吟咏。宋代黄庭坚的《清明》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些清明诗佳句如画,情趣盎然。在吟咏清明诗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当推唐代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  相似文献   
6.
不俗     
黄庭坚,字鲁直,是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首。他的名字是中过进士的父亲给他起的,“庭坚”是上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八恺”之一,有追慕古代大哲之意;以“鲁直”为字,是希望儿子像宋真宗时的直臣鲁宗道那样,刚直忠正。事后证明,黄庭坚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佛教文化》2011,(3):120-122
黄庭坚,北宋人士,聪明勤奋,博览群书,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考取进士。但仕途不顺,都为外任。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病逝于宜州,终年六十一岁。不平的遭遇,坎坷的仕途,令他寄情山水,由此也寻访了不少高僧。苦难人生是他皈敬三宝,参悟生命真谛的资粮。他与世俗人不同,虽然在红尘大浪中飘沉,却没有迷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