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医药文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以"附"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巫术和"拜祖师"是其神秘化的主要手段。"附"缔造了权威,维护了受业者的既得利益,并为执业人员带来便利。近代科学以其精确性和实证性为传统医药文化的"祛"提供了契机。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医药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返"现象。  相似文献   
2.
4医学的返:回归生活世界身体是一种文化与社会构成,正如《第二媒介》的作者马克·波斯特[12]所言,身体总是已经从文化角度被铭写,从来就不是一个无须介入(mediation)就能被(科学的)理性主体所获得的自然的客体。一个人当前的生存实践是他的一切过去和未来的东西的结晶和聚集点,  相似文献   
3.
钟磊 《现代哲学》2003,1(1):129-134
在前现代社会里,由于人们对生活采取一种一体化的、富有意义的态度,一元论的世界观产生了。在那个时代,人们不能清楚地区分不同的行动和不同的领域。随着世界的“解”,这种整体性的“世界图景”开始消解,行动的模式和标准出现分化,与行动相关的制度和系统也相应地分立,这便是现代社会的本质。并且,由于客观的价值秩序消亡了,我们的时代目睹了价值多元论的趋势,而这与自由主义的价值中立的原则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儒家文化是自然祛之前的文化,它对于自然保留着神性或神意的看法,承认自然之""。其所谓自然之神意或是自然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神妙莫测的运行机制和力量。儒家文化通过祭祀表达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报答,这叫做"报本反始"和"仁至义尽"。祭祀之礼的生态意义在于它把人从属于自然,从属于天道,使人和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促使人们对于自然保持敬畏的情感。这是一种在宗教掩盖之下的生态循环观念,是天人合一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在理性形上学那里,实体范畴具有超验性质。超验实体不仅是一种语言上的概念建构,进而为语词寻找一个逻辑支点;而且是一种形上的对象存在,它要形成一个永恒的超验世界。理性形上学的实体范畴具有观念论立场、本质独断、理论演绎三个特征。马克思哲学在批判超验实体范畴之后,以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个人、社会和历史的关系存在,进而在经济学分析中提出了基于经验的商品、价值和劳动实体的新用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在现代科学的祛过程中受到了严重冲击,并选择了"中医科学化"作为应对之策,后果并不理想.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角来看,中医理应选择返,发挥自己在整体观、有机论、和谐观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推动中医的创新与发展,需要放弃科学与中医的对立,认识到中医的独特价值,复兴中医在医惠关系上的优良传统,增强中医的自身实力.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与宗教的叠加在短短三十余年里呈现出极为丰富和复杂的态势,并产生了互联网刺激宗教复兴的“神话”。这个“神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其它相关问题的判断。然而真实情况是:①宗教并无利用互联网扩张之天然能力;②欧美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宗教持续衰退;③“百度指数” 表明中国网民对宗教的关注度保持基本稳定,且在近年来逐步下降。以上都打破了这个“神话”,从而推动认知和研究的“祛”,有助于对互联网宗教的理性化、法治化、规范化治理,有助于在互联网时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为建立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和互联网宗教的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颠覆医学职业潜规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重大课题.颠覆医学职业潜规则需要系统治理,而其前提条件便是对医学职业潜规则进行伦理学批判,尤其是对与其流行密切相关且收益不浅的群体在认识上进行"去",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它的实质与危害即不合理性,如此才有可能谈颠覆问题.  相似文献   
9.
道德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协调社会需求与个人私欲之间的冲突,并最终使社会需求完全压制与之相冲突的个人私欲.道德附以神作为道德的基础,从而使道德的社会需求借助神的力量战胜了不道德的个人私欲.道德祛重新找回了道德的世俗基础,以理性的利益祛除了非理性的神.祛后的道德以外在的利益赏罚机制为基础,通过将社会需求转化为个人私欲从而使个人遵守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0.
李筠 《学海》2014,(2):211-216
迈斯特作为思想史上的"反动派"似乎已无价值,但施展博士的《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抓住迈斯特对权力的深刻理解,将迈斯特引入当代中国权力重建的对话中来。迈斯特站在神秘主义的立场上理解权力,并全力批判以绝对主义王权和启蒙哲学为代表的现代性。他用以拒绝和摧毁现代性的方案固然不合时宜,但他对现代性的诊断、站在一阶权力立场上阐发问题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我们克服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现代权力之,打开重建当代中国权力的可能性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