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怀如 《法音》2023,(9):30-34
<正>响堂山石窟,分南响堂、北响堂以及水浴寺三部分,拥有北齐窟12座,代表了北齐石窟造像的最高水平。北响堂在北齐时期名为“鼓山石窟”。其中,北响堂大佛洞规模最大,造像的水平也最能代表北齐石窟艺术的高峰。但是,由于北响堂的皇室开窟背景,以及文史资料中关于大佛洞是高欢或高洋陵葬的记载,使得这座石窟充满了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本文的研究试图从不同视域,深化我们对于大佛洞乃至北响堂三座大窟之间联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杨晨昕  李雅君 《法音》2023,(5):57-60
相较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和麦积山石窟的闻名于世,被盗凿严重的天龙山石窟长期以来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但2021年初天龙山第8窟“佛首”的回归,使它再度引起了世人和学界的关注。天龙山石窟始凿于东魏丞相高欢“霸府”晋阳城时期(534-550),高欢在此建避暑宫并依山开凿石窟,就此展开天龙山延续一千多年的人文历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