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科应用危机管理理论,在CT故障停机时,启动危机处理方案:用MRI替代检查,配以危机处理工作流程,MRI加班不停机和一小时内出报告等措施.保障了患者影像诊疗的持续性,使"以患者为中心"得以拓展和落实,为医院带来了良好的品牌效益、服务效益和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2.
探讨肝脾CT值分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关系。对163例临床明确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别根据肝脏cT值、肝脾CT值比值及肝脾CT值差值进行分组。结果三种评价方法对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样本中出现28例肝脾CT比值〉1,肝脾值差值与肝脾CT值比值在对脂肪肝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应用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CA)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该项技术微创、安全、简单、快捷,深受患者青睐。本文讨论该项技术应用中所贯穿的哲学思考与应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肺微小浸润腺癌(MIA)、原位腺癌(AIS)及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结节的HRCT影像特征,回顾性收集43例术前2周内行HRCT检查、经胸腔镜切除、组织病理学证实的50个肺结节,分析结节大小、成分及内部特征.结果显示所有AAH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且≤1.0cm,空气支气管征未见,空泡征少见;86%AIS表现为pGGN,71%的AIS≤1.0cm,且空泡征常见(相对于AAH);95%的MIA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其余为实性结节,90%的MIA>1.0cm,空气支气管征常见(相对于AIS).因此结节的大小、成分、空泡征及空气支气管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MIA、AIS及AAH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PET/CT将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和CT(计算机X线断层显像)整合在一台机器上,组成一个完整的显像系统,两种图像优势互补,在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分期和分级上体现了巨大优势.本文就应用PET/CT诊断肺癌中所体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回顾、总结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领域的横向扩展 1.1医学影像学及其与临床各学科之间产生的广泛互动推动着学科发展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展,新的机器及软件不断问世并应用于临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不但推动了临床学科的进步,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本学科的进步.以胶质瘤为例,灌注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波谱、扩散成像以及功能MRI都在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灌注成像所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磁共振波谱所获得的代谢物含量的变化不仅有助于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还可用于指导立体定向活检.胶质瘤手术最重要的是最大程度的切除肿瘤而尽可能地保留重要的脑功能.功能MRI所提供的有关皮层功能区的信息以及扩散张量成像所提供的有关肿瘤临近白质束的信息可使神经外科医生准确地切除肿瘤,而不引起严重后遗症.这些新技术的联合应用开拓了临床医生及神经放射学医生的知识和视野,对临床医学乃至基础医学的冲击已到了必须修改教科书的地步[1].  相似文献   
7.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是一种常见的髋关节病变,如何早期发现,获得最佳治疗时机,仍为长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CT灌注成像(CTPI)和CT血管造影(CTA)对椎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采用64排螺旋CT对30例患者进行常规CT、CT灌注成像和CT血管造影检查。30例CT平扫无责任病灶。CT灌注成像正常14例,异常16例。CTA正常4例,异常26例。CT灌注成像和CT血管造影联合应用有利于椎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影像学诊断技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健康体检领域把骨定量超声测定技术用于评估受检者的骨密度,但该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仍存在争议.目前用于评估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度的技术有三:双能X线(DXA)、定量CT(QCT)及骨定量超声测量(QUS).DXA测量骨密度是最常用的诊断骨质疏松症和评估其治疗效果的手段.QCT是真正意义上的体积骨密度测量技术,能更准确地测量骨密度.QUS是一种诊断骨质疏松症和预测骨折风险的新技术,不但可反映骨密度,还可反映骨的微结构、弹性和脆性等骨结构特性.本文回顾了三种评估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测量技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方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医学原理与高科技结合诞生了心电图仪、CT扫描仪、核磁共振成像及膜片钳等四个仪器,它们还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宝座.这些仪器将科学技术通过发明的途径物化成生产工具,对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犹如开路“利器”,对人类文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挖掘四大“利器”研发历程中的重大进展,对未来相关研究在科学思维层面提供了极好的哲学理念和探索启示.仪器获奖的意义在于将科学仪器赋予人类的强大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能够按照人类自己的目的和方式去设计和建设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