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小样本受试者内设计实验,受试 实验允许的酒精剂量范围内自由选择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长途客运汽车驾驶员的驾驶疲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长途客运汽车驾驶员连续驾车8小时的生理,心理反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驾驶时间的延续,驾驶员的肌电值显著下降、反应时增加,疲劳症状和疲劳感觉递增,每运行2小时,驾驶疲劳度都显著加重;研究发现,各心理,生理指标之间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3.
作业中断会对中断后行为绩效产生影响,探讨不同疲劳状态下中断对作业绩效影响的认知机制将有助于完善和发展中断的认知理论。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通过在不同心理疲劳状态下执行数学题任务中断、暂停中断和不中断的空间2-back任务,结合行为数据和ERPs结果,分析作业中断对任务绩效的影响以及心理疲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发现,中断后诱发的P200和P300振幅显著提高,作业中断使得主任务的注意力资源下降,任务中断的无关信息干扰了主任务工作记忆,而疲劳状态则进一步加剧了中断对注意资源、工作记忆及行为绩效的负面效应。本研究在揭示作业中断认知过程及疲劳对其影响机理的同时,也支持了中断的目标记忆模型。  相似文献   
4.
汽车司机安全驾驶性向测验的建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之目的是建构适用于我国的汽车司机安全驾驶性向测验。经各种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能力测验还是个性测验,它们在信度和效度上均达到了要求。因此,为进一步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曾经设计过这么一个试验,实验者登门造访许多家庭,希望他们在一个关于呼吁安全驾驶的倡议书上签字,由于关系到社会公益和个人安全,而且又是举手之劳的签字,因此几乎所有家庭都签名支持。  相似文献   
6.
自控摄入小剂量酒精影响熟练驾驶行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个小样本受试者内设计实验,受试者在实验允许的酒精剂量范围内自由选择摄入量。实验安排饮酒前,酒后30分钟、110分钟和170分钟四个测试阶段,分别检验受试者在模拟驾驶和实际驾驶两项任务中的认知行为。酒后30分钟实际驾驶的技能与其他三个测试期相比存在有意义的差别显著性;模拟测试任务中酒后对红、黄两种信号灯的认知反应时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别,酒后110分钟对黄色信号灯的反应明显延迟。研究提示:受试对酒精感受性的估计是不可靠的,小剂量酒精也能对驾驶行为构成伤害。  相似文献   
7.
孙龙  常若松 《心理科学》2018,(2):447-452
结合反应时和眼动测量方法,采用驾驶经验分组2(年轻新手驾驶员,年轻有经验驾驶员)× 危险类型2(明显危险,隐藏危险)的混合实验设计,探索年轻驾驶员危险知觉的经验优势是否随着危险类型的不同而变化。使用一个基于真实交通情境视频的驾驶员危险知觉任务,对27名年轻新手驾驶员和22名年轻有经验驾驶员进行测试,并使用Tobbi T120记录眼动数据。结果发现,总体上,年轻新手驾驶员对潜在道路危险的反应次数比年轻有经验驾驶员更少,反应时间也更慢。两组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差异,随着危险类型的不同而来源于不同的加工阶段。具体来说:一方面,年轻新手驾驶员对明显危险的反应时间慢,是因为他们对该类危险的评估时间长。另一方面,年轻新手驾驶员对隐藏危险的反应时间慢,是因为他们对该类危险的识别时间长。两组驾驶员对危险的平均注视时间受测试中危险类型的影响但不受驾驶经验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年轻新手驾驶员进行危险知觉训练或测试时,应重视危险类型对他们危险知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情绪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国锋  何存道 《心理科学》2003,26(3):438-440
采用驾驶员情绪状态量表(DPOMS),对265名客车驾驶员的情绪状态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年龄对驾驶员的疲劳状态有显著影响,对其余各种情绪状态没有显著影响;(2)女驾驶员的紧张精绪显著高于男驾驶员,积极情绪(精力)显著于低于男驾驶员;(3)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愤怒、疲劳、紧张等消极精绪显著高于公交大客车驾驶员,积极情绪(精力)显著低于公交大客车驾驶员;(4)事故组驾驶员的愤怒、疲劳、紧张、慌乱等消极情绪显著高于安全组驾驶员,积极情绪(精力)显著低于安全组驾驶员。  相似文献   
9.
鲁斌 《思维与智慧》2012,(12):38-39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两名大学生助手,曾做过一项经典的实验——他先让其中的一位助手去请求郊区的一些家庭主妇,让她们将一个关于安全驾驶的精美小标语贴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显然是一个很小的、对她们无甚妨碍的要求,所以很多家庭主妇都答应了。两周后,他让第二位助手更大范围地访问那里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起一个宣传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这个招牌特意做得很大而且很不美观。结果,在答应了第一位助手的要求的人中,有55%  相似文献   
10.
意雯 《天风》2012,(9):59
[新华网]24岁淘宝女店主"艾珺AJ"因超负荷工作在家中猝死,再次引发人们对过劳死的热议。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杨新春教授曾表示:据估算,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发生猝死,劳累、生活不规律、开夜车、高度紧张是最大诱因。而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30岁至50岁的英年早逝者中,95.7%的人是死于过度疲劳或由于过度疲劳引起的致命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