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油画受"新艺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诸如商业化、极端个人化,程式化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2.
一个周末的下午,心情像外面的阳光一样灿烂,于是决定在自己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里随便走走。发动汽车,让手中的方向盘在心情的指引下随意游走,听着车轮碾压沥青的响声伴随着车里游荡的音乐,我开始欣赏车窗外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境明,千里皆明》,是其"菩提系列精选集"的第三部。自序中有一段话,自道书名之义:"世界是如此隐晦暧昧,我们的心要像大圆镜,凡所鉴照,尽皆清明。"佛教有"大圆镜智"之说,以镜为喻,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的佛智。佛教智慧强调"如实",其实并无道德判断的意味。众生为无明烦恼所扰,如同明镜蒙  相似文献   
4.
5.
油画材料、技法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媒介与载体,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和理解主客体关系的中心,而情感表现则是油画材料、技法的生命力与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峡谷之歌     
自西藏徒步墨脱的路上,在神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腹地,我曾亲历了一条河流的诞生和她融入大江的全部过程。直到今天,我的耳边仿佛依然还能听到她在幽深峡谷中的歌唱。这独特的经历,已经成了绽放在我心灵深处的一枝独具特色之美的花朵,成了我生命里独有的享受和快乐。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画面背后的内容,画静物时不要只画静物表象,更要求我们对所画的内容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对物像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取舍,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对人生的感受,这种感受不再是一种技法的表象,更体会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本文通过努力的整理和系统的梳理,尝试从西方油画静物的发展历程中和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油画作品里,探索油画静物独有的形式美感,感受油画静物所表达出的独特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8.
曹洁 《美与时代》2014,(6):67-68
由于画材、艺术哲学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性,油画也许是最适合也最注重肌理效果的造型艺术门类.在油画创作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探索借助颜料堆积、晕染、裂痕以及各种特殊技法营造画面的肌理之美。在油画诸画面构成要素中.肌理效果具有特殊的视觉感受,其形成具有偶然性和特殊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9.
李婧 《美与时代》2013,(12):141-141
常玉是同期赴法留学中为数不多的几位绘写意画的画家之一。其艺术特色虽然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的语言形式,但仍传递着东方艺术的生命精神:在笔法上自由的素描技巧以及书法一般的流畅线条使得其所绘的枝叶轮廓舒展自如又不失律动,看似寥寥数笔却又饱含生命气息;在色彩上追求单纯,含蓄、柔和,虽施以西方油画颜料,却似国画色彩般渲染皴擦,古朴、质拙又不失马蒂斯般的鲜明对比;在表达上,其所绘花卉并不艳丽,但十分坚韧,特别是花卉的枝条,像中国秦汉碑刻中的笔画,蕴含着特殊的执拗与骨气。虽然画面简洁,却表达了常玉满腔的情感--即使被从泥土中拔出置于盆景,也依然遏制不了生命的怒放与精神的不妥协。  相似文献   
10.
阅读理解的风景模型:整合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理解是构建篇章有效而连贯的心理表征的过程,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模型,分别去解释阅读结果的心理表征和阅读的加工过程.风景模型则同时考虑了阅读的加工过程与心理表征,并描述了二者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整合了以往的理论模型.大量实验证据验证了风景模型的心理真实性,并发现它可以应用到各种阅读情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