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熟悉的地方没风景,最佳风景在别处。别处在哪里?在你心向往之、期望达到还没有达到的地方。 旅游时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此处风光旖旎,但最佳风景肯定会在下一个景点。这种旅游时的感受其实也是我们人生的感受。人生的下一个驿站永远是最神秘的,希冀与梦想的目标永远是最美妙的。于是我们期待着成长。  相似文献   
2.
对岸     
人生中,最美好的风光全在对岸。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是生活给我们制造的假象,我们每个人都是思想的"大肚腩",前凸的腹部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以至于我们看不见自己脚下的花园,只把呆滞的目光投向无尽的遥远。有一种诱惑,叫做遥远。远方,总是那样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3.
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于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各种新式武器也频频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它们如“八仙过海”,各有神通。  相似文献   
4.
回眸     
假期里与两个朋友相约到西藏的墨脱去徒步,我们渴望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去领略一下传说中的香巴拉的绝美风光。我们在拉萨见面后便乘车来到了派镇。这里是大峡谷的入口,也是徒步的起点。早上,我们和二十多个门巴族的背夫一起乘坐一辆大货车,沿着一条陡峭惊魂的山路,来到多雄拉雪山半山腰的松林口,从这里开始了向18公里外的垭口的强行攀登。由于山顶的气候恶劣,路又多在悬崖峭壁之间,一过中午12点,便浓雾四合,不辨方向和路径。所以,必须赶在12点之前翻过雪山垭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从构图、光线、景深、空灵感四方面入手,论述了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风光摄影及其对于世界遗产、佛教圣地五台山四季风光的光影诠释。  相似文献   
6.
风景在那儿候着,发现它,不只是用眼,有时还要用心。岭上我去过多次,当然大多时沿着熟道儿,就像媳妇回娘家,熟门熟路的,匆匆地去,匆匆地回。当时觉得岭上的风光不错,但不至于让人驻足感叹。当然这也与生活的地方有景无色有关,太熟了,少了一份神秘,也就少了一分悸动。沿着层层古道石梯爬行,发现这座山竟是石的天下,石的海  相似文献   
7.
生活感悟     
人生最美好的风景,是在你登上山的最高峰的那一时刻,所有风光尽收眼底。为了看这无限的好风光,人们才会不断地往上攀登。生活就像打牌,发到自己手里的牌,由不得你选择,是好是坏  相似文献   
8.
悟者契于一如,正因不二,他空有俱遣、不落两端,由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映现着立处皆真的生命风光。这种风光成为禅对世人最大的吸引,谈禅遂聚焦于它的幽默、趣味、朗然、自得,却忘了“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相似文献   
9.
在占有翔实资料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道士们尤其是全真教徒的自然山水美学思想:一、自然比德观;二、对自然美欣赏的层次确认;三、异域风光入诗来。  相似文献   
10.
正时至今日,道教界仍保留着自然和谐建设洞天福地的传统。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如何应对人类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大气污染、自然破坏,既是生态文明的大课题,也是保护洞天福地这种样板的重要课题。洞天福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清、幽二字道教的洞天福地是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中国古人往往向往着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建筑宜居的宫阙洞府,并在那里修炼仙道,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他们想象仙境可以在天上,可以在海外,最后又落实到山清水秀的大地之上。于是,洞天福地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