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彭丹 《孔子研究》2019,(4):97-106
"颜子没而圣学亡"是王阳明在道统论上的一句石破天惊之语。此语以其蕴藏的丰富内涵,形成了巨大的思想效应。陆象山关于颜子的类似论述与阳明此言一起,在中晚明被视为共同讨论的对象,但二者的实质其实有所不同;而湛甘泉作为接受者,对此语的理解却与阳明弟子王龙溪大相径庭;规模庞大的反阳明学者从道统序列和学说内容两个方面批判了阳明此语。阳明后学对于此语的轻忽,表明他们不再需要通过诉诸道统于颜子这种较为激烈的方式来争取正统了。  相似文献   
2.
何益鑫 《中国哲学史》2022,(3):18-24+32
孔子自道“好学”,又独称颜子“好学”。颜子之学得孔子真传,后世亦多以颜子之学为孔学的门径。从颜子内部视角看,无论是“好学”,“不违如愚”,“闻一知十”,“不迁怒、不贰过”,“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乃至“孔颜之乐”,都是对颜子生命状态的现象描述,是颜子好学的自然效验,不是他用功与存心的真实所在。颜子之所以如此,源于自身义理体段之融释,及其与实践生命之统一。这双重的同一性,乃是颜子之学的内在根据,通于孔子“一以贯之”之旨。孔颜由是而学,由是而好学、乐学,以至于“不厌不倦不息不已”之境。了解颜子“好学”的本质,我们才能真正“学颜子之所学”。  相似文献   
3.
王厚香 《管子学刊》2012,(4):119-122
"无伐善,无施劳"是颜子的言志语,关乎颜子思想,故古今学者皆重视,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译解:一是"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二是"不要败坏别人的善行,不要诋毁别人的功劳";三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以劳役之事置使于人"。笔者认为,从词义、语言环境、颜子的思想体系、师承关系及社会经历等方面考虑,应将"无伐善,无施劳"译解为"不败坏别人的善行,不给予别人劳苦之事"。  相似文献   
4.
王厚香  汲广运 《管子学刊》2004,(2):75-77,94
颜子能做到认真听孔子讲学,好学善思,对孔子的学问、道德推崇备至,视师如父,讲信修睦,团结门人,贫而乐道等,对中华民族尊师重道传统美德的形成影响较大,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周敦颐与二程的学术渊源,历来为学者所重视,堪称理学“道统”谱系中的“第一”问题。但学者们对于周程之间是否存在理学家所描述的“授受”关系,始终持不同看法。近几十年来,邓广铭、陈植锷、土田健次郎和杨柱才等先后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在几乎穷尽了“史实”型材料后,各方仍未就此问题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对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中“义理”独特性的分析,以及对此独特性来源的呈现,对该公案再做新的讨论。希望由此将周程授受问题回置于北宋儒学语境、而非周程二人之间加以考察,从而激发该议题新的讨论空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