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系统方法在颅脑外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近20年来,随着对颅脑外伤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颅脑外伤后存在着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存在于颅内,也广泛存在于颅外,如心血管系统、肺、胃肠道、肾、肝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不全,以及凝血机制障碍、电解质紊乱等[1]。由于这些颅外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要求医务工作者从系统联系的角度考虑问题,采取综合的治疗手段。但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了颅脑外伤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众多系统、器官的变化,割裂了神经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联系。在颅脑外伤的心血管系统研究中,尽管已有人对颅脑外伤后心血管系统的不同方面的变化如血流动力学状态、心肌损害、心电图改变等分别进行了临床及实验研究,但缺乏对这些改变的综合分析,结果不能发现这些病理生理改变与颅脑外伤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病机。我们的课题立足于对严重颅脑外伤后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直接监测、心肌损害的酶学证据和对心电图改变进行的连续、动态、综合的研究,发现颅脑外伤后心血管系统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同伤情有关并对病人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颅脑手术戒毒的哲学与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手术戒毒这项新的医疗技术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最近被卫生部紧急叫停.从颅脑手术戒毒的历史、存在的问题、哲学及伦理方面进行反思是有必要的.把一项临床科研项目直接变换成一项临床服务项目,既未经严格科学论证也不符合伦理与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亚低温(MHT)的应用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证实了其在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诊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和文献,辩证探讨了MHT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适应证及机制、操作方法及时间窗、并发症及临床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4.
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的围手术期处理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亚临床型血友病A患者合并颅脑外伤行手术治疗时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2例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确诊,在围手术期通过动态的监测血Ⅷ因子活性(FⅧ:C)水平,调整FⅧ输入并维持FⅧ:C在止血水平(30%~50%),至伤口愈合。结果显示,2例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术后都得到了及时的恢复。提示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患者关键是准确诊断,围手术期要求保持血中凝血因子FⅧ的促凝活性维持在止血水平,直到伤口愈合为止。  相似文献   
5.
经过近2年的病例追踪与资料整理,最新的阶段性报告结果显示:手术戒毒与已往传统的戒毒疗法相比,确实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存在较多并发症,这项调查结果又将公众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手术戒毒上来.本文就手术戒毒的相关伦理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患者比较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其病因主要是脑血管壁损伤、血管受机械牵拉挤压、脑血管痉挛及低灌注、氧自由基及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进步,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已基本能做到,了解其主要发病机制以后,针对性地给予扩容,保证脑灌注压.通过提早预防、早期手术和内科药物、物理治疗方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与经验.观察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部受伤情况,合并伤以及受伤到入院期间的病情变化.临床治愈113例,其中能生活自理者87例,留有后遗症者26例,死亡15例,病死率为11.72%.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高,入院后重点合理的检查,积极有效的救治以及规范的康复护理是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颅脑手术的应用价值.充分利用神经导航系统定位精确和实时导航功能,达到颅脑手术疗效的最优化.对神经导航在颅脑手术最优化方面的几点误区进行分析,对颅脑手术"适度医疗"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BGT)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该病的研究没有成熟的思路可供借鉴。我们从该病的临床表型出发,通过综合分析,推测该病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并成功分离、鉴定了该病的病原菌;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依据该病的临床特点,确认患者对病原菌易感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充分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IFN-γ相关分子基因多态性是FBGT发病的主要机制的假说,最终通过实验证实了该假说。  相似文献   
10.
动态颅内压(ICP)监测是重危颅脑疾病病人脑功能的监测技术之一,对颅高压病人的临床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多种颅内压监测方法被使用于临床。本文综述近年来颅内压监测方法的进展,着重介绍创伤性和非创伤性颅内压监测法,比较其优缺点,评价其临床价值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