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比老年与青年人在阅读中词长、词频和语境预测性效应上的差异,探讨中文阅读中眼动控制的年老化问题。结果发现:(1)词长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位置指标上年龄与词长的交互作用显著;(2)在注视时间指标上发现了显著的词频和语境预测性效应,年龄与语境预测性之间交互作用显著。综合而言,中文阅读中老年读者的词长效应和语境预测性效应不同于青年读者,由此可见,视觉功能和词汇加工功能衰退都是中文阅读眼动控制年老化的诱发原因。  相似文献   
2.
张军翎 《心理科学》2008,31(3):707-710
研究将逻辑推理能力、元认知能力、注意力水平三种不同认知因素相结合,探讨其与中小学学业成绩的交互作用,以心理学角度对教育教学活动提出有针对性意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学业成绩中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元认知、注意力水平之间存在不平衡差异.中小学生的逻辑推理、元认知、注意力水平无显著性别差异.逻辑推理、元认知水平与中小学生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存在显著相关.逻辑推理、元认知能力对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均具有一定预测性.  相似文献   
3.
应征公民心理选拔的人格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征公民人格评估的目的是对精神分裂症病前人格特征进行预测性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两种研究方法编制征兵专用人格问卷,并对其进行指标验证。结果发现:①量表应答得分区间可较好地区分正常新兵与精神分裂症被试;②二阶因子分析将人格分量表部分划分为3个维度8个因子;③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分量表分数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新兵;④总预测符合率和预测合格符合率均在98%以上,预测淘汰符合率最低为70.13%。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编制的中国士兵人格问卷(CSPQ)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我国应征公民心理检测以及我军士兵的人格测试  相似文献   
4.
初级军官心理选拔的预测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建立院校学员胜任特征及初级军官评价模型,探讨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检测系统的预测性。方法:某军校340名男性本科学员入校时完成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检测,毕业前进行院校胜任特征评价,对162名学员毕业后1~5年进行部队工作表现追踪评价。结果:中国MBTI-G人格类型测验对院校学员管理能力、影响力、约束力、口头表达、军人气质、人际关系等有较好的预测性,预测符合率72.13%;中国军人明尼苏达个性调查表6项精神障碍维度对情绪稳定性有较好的预测,预测符合率71.90%;院校学员一般能力倾向测验对学业成绩、文字表达、口头表达、人际关系和决策能力等胜任特征也有一定的预测性,预测符合率66.70%;三项测验院校胜任特征总预测符合率达81.70%,部队胜任特征总预测符合率76~87%。结论:为我军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提供了实用工具,为提高心理选拔预测准确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实验采用EyeLink II 眼动仪,以3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预测性:高、低)×3(空格:正常无空格、词间空格、非词空格)被试内设计,考察了预测性和空格对中文阅读影响,探讨了模块化理论和相互作用理论的争论。结果发现:词的预测性和空格两因素的主效应显著,但二者之间无交互作用,符合模块化理论的预期。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增量呈现文本范式操纵预视类型,并同时操纵目标词语境预测性,考察了预视对词汇加工中早期语境预测性效应的影响。实验1发现预视类型和语境预测性不存在交互作用。无论有没有预视信息,语境预测性均对早期词汇加工产生了影响。实验2采用※预视创设了更接近自然阅读的文本呈现模式,再次发现语境预测性效应不受预视类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语境预测性对阅读中词汇加工的影响并不依赖于与目标词相同的预视信息,在没有预视信息情况下同样会表现出语境预测性对词汇加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罗一君  牛更枫  陈红 《心理学报》2020,52(10):1224-1236
在生命史理论的视角下, 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揭示了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对过度进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招募处于生命早期阶段的91名初中生(年龄12~14岁), 采用饱食进食(Eating in the absence of hunger, EAH)范式, 结果发现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个体饱食状态下的高热量食物选择(即过度进食); 研究2招募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暴发背景下301名武汉市居民(高死亡威胁组)和179名其他省市居民(控制组) (年龄18~60岁)为被试, 通过问卷法回溯性地测量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并探究其影响当前过度进食的机制, 结果发现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通过生命史策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过度进食。同时, 死亡威胁(新冠病毒疫情)扩大了环境不可预测性通过生命史策略间接影响过度进食的效应, 而社会支持则能缓冲这一效应。研究结果为COVID-19背景下和灾后居民的健康进食干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志方  仝文  张智君  赵亚军 《心理学报》2020,52(9):1031-1047
研究包含3项实验, 通过观察语境预测性与目标词汇的整词词频、词内汉字字频间交互作用, 以探讨阅读中语境预测性如何影响中文词汇加工问题。研究以双字词为例, 实验1操控目标词汇的语境预测性与整词词频, 结果发现, 语境预测性与整词词频交互作用不显著。实验2操控目标词汇的语境预测性与首字字频, 结果发现, 语境预测性与首字字频交互作用不显著。实验1和实验2的贝叶斯分析都倾向于支持交互作用不存在假设。实验3操控目标词汇的语境预测性与尾字字频, 结果发现, 语境预测性与尾字字频交互影响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总注视时间和再注视概率。由此可知, 语境预测性与整词词频、首字字频变量相对独立地影响词汇加工; 语境预测性直接影响词内汉字(尾字)的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主题扫描和阅读理解两种加工深度不同的任务,考察快慢读者预测性效应差异的来源及加工深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被试在两种任务情境下阅读分别包含高低预测性目标词的96个句子框架,记录其眼动轨迹。结果显示:预测性效应仅在阅读理解任务中出现,快速读者在早期眼动指标上就表现出了预测性效应,慢速读者在晚期眼动指标上才表现出预测性效应。结果表明:加工深度调节快慢读者预测性效应的大小;在自然阅读情境下快慢读者的预测性效应表现符合预测编码框架假设。  相似文献   
10.
李琳  刘雯  隋雪 《心理科学进展》2017,(7):1122-1131
句法加工是读者通过整合输入的言语信息来理解句子的过程。句法加工的存在,使得读者能够提前预测文本的信息,提高阅读效率。由于阅读离不开信息整合,研究者提出两类不同的句法理论:句法预测的模块局域性理论和句法预测的互动分析性观点。这两类理论的争论点在于句法加工是单独模块化的自上而下加工,还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互动分析加工过程。其区别表现为句法预测的作用——前者认为句法预测对句子加工有抑制作用,后者认为句法预测对句子加工起促进作用。来自眼动、ERP等研究的数据佐证了句法预测的存在。未来研究应围绕其差异进行深入探讨,以揭示句法加工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