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蝶 《现代哲学》2016,(6):113-117
历代注家关于《革》卦的主题思想为何,虽有不同的看法,但学术史上的主流看法基本统一为将《革》卦定位在革命、变革之义上。基于革命这一大前提,本文考察了历代注家对《革》卦的注解,就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道德价值观和革命的合理性等问题给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易经》经由孔门儒家到《易传》的发展,是一个"经典周易"的思想系列,其遵循"推天道以明人事"的路径,依据"顺天而应人"的思维方式,实现人文意识、人道精神的价值建构。"经典周易"的这种人文思考,凝成为中华文化后来发展的一种基因性因素,长久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3.
顺天应人”是中国古代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指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另一方面指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环境,使之适应人的生存和生活。“顺天应人”的生态自然观对中国古典建筑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建筑观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建筑观方面。无论是顺天还是应人,目的都是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得益彰,这对于现代生态伦理学和现代生态建筑学都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周易之“周”,不仅指周代,更强调“周遍”.其意一是彰明易道之“广大悉备”,二在昭示易道兼具思想传扬与文化传承之功能.为此,我主张凡提周易,其不用书名号者,所示既包栝《易经》、《易传》两书,又涵摄《易经》到《易传》的思想文化发展系列.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联系先秦诸子学派演变进化的背景,聚焦管理思想的层面,探讨“周易管理学(管理《易》)”的形成机制、内容特质和思想资源,力图在源头处和基因点上,阐述周易对“中国古典管理”的精神特质、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实践智慧等方面的塑造与培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