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博纳尔的绘画作品观照了时代和风格的演变,将许多复杂的思辨静静诉诸于笔端。色彩成为他精心选择的语言。他设色零碎、反复涂抹,效果却光怪陆离,把色彩的和谐性、对比性、音乐性、神秘性发挥到极致,由此构成一个奇妙的色彩世界。皮埃尔·博纳尔(Piere Bonnard,1867~1947),法国画家,1867年10月3日出生于丰特奈-欧罗斯(枫特奈欧罗兹),1947年1月23日卒于勒卡内(康奈)。他20岁进入巴黎朱利昂美术学  相似文献   
2.
在欣赏英文诗歌时,不仅要欣赏其优美的意境和强烈的感情,更要通过分析诗歌的体裁,语音特点及诗的格律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要考虑音位及格律的选择及其与诗歌思想内容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3.
阿尔希波夫(A rkhipov,Abram Efimovich 1862~1930)出生于农村,是俄罗斯、苏联画家.曾参加过巡回展览画派.他主要描绘农村题材,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曾获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人民艺术家"称号.  相似文献   
4.
宗教精神为“体”,书法为“用”,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纵观古今书法,是以灵性、美学性、音乐性、功夫性、文史性这五种属性和合而成,从而暗合佛道精神之道体的。宗教与书法,犹如中国传统文化生发出来的两个“好兄弟”,数千年来共生共长。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法国文学史上,<茫茫黑夜游>堪称是与<追忆似水年华>齐名的经典作品.其作者路易-费尔迪南·塞利纳以独特的写作风格给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坛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塞利纳本人将其成功的秘诀归因于一种"小音乐".本文将从互文性视角分析塞利纳将"小音乐"引入文学文本的过程以及音乐性文本在文学文本中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