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词曲家王立平先生潜心研读《红楼梦》原著,运用了今人所能理解的、只属于《红楼梦》的音乐语言,创作出《枉凝眉》、《葬花吟》、《红豆曲》等经典曲子,并被公认为最精彩的红楼主题音乐。至今,人们偶闻一两句仍能联想到那独特的意境,生出万般惆怅。  相似文献   
2.
《民众圣歌集》虽然篇幅不大,但是无论从创作赞美诗歌词,还是采用中国曲调为赞美诗谱曲,在基督教音乐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中,都可以说是创举,其经验值得借鉴。一基督教音乐中国化的早期探索,早在20世纪初就已发端。按照陈泽民教授的研究,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最早的阶段,是由中国基督徒独立编译基督教的赞美诗音乐作品。此后,中国基督徒自己创作的赞美诗作品陆续出现。  相似文献   
3.
器乐的演奏,是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当今社会人们欣赏水平的不同及欣赏要求的多元化,使古典音乐时期器乐单一的表现形式已不能满足于单纯的听觉的享受,视听一词就是对这一要求最好的表达。适当的肢体表演统一于音乐语言的变化,同整个音乐旋律的变化相相合,对刻画音乐形象来说,起着一定作用。同时在器乐的表演过程中加入肢体语言可以较大程度地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加深听众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商蕤 《中国宗教》2022,(8):88-89
<正>基督教赞美诗音乐中国化始于20世纪初,发展至今产生了一些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反映了不同阶段基督教赞美诗音乐中国化的突出特点。中华传统文化和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为基督教赞美诗音乐中国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又经过曲式和演奏方面的不断地中国化的创新尝试,基督教赞美诗音乐逐渐体现出了更多的中国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5.
音乐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对人类发生作用并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对于社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古代社会人们就意识到它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社会、对人产生着影响。人们对于音乐的社会功能以及其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历来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准确而深刻地认识和利用音乐的社会功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每一位音乐家从事音乐文化活动的美学思想基础,也是音乐艺术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6.
无锡老道长对来源于道乐的《二泉映月》可谓是情有独钟 ,从双目失明的道教前辈阿炳走街串巷的凄楚琴声 ,到世界著名音乐大厅回响的优美旋律 ,《二泉映月》走过了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漫长历程 ,登上了世界名曲的宝座。《二泉映月》为国家为民族争得了荣誉。说起名曲的问世 ,国人都知道得益于无锡名宿 ,国乐泰斗杨荫浏先生 ,是杨先生及其同事们于建国后的第一个暑假 ,抢救了这首民族音乐瑰宝。杨先生与名曲作者华彦钧道长 (阿炳 )自幼相识 ,交往数十年 ,以其音乐学识 ,为阿炳记谱传曲绝非难事 ,何以要等到建国后抢救性地录音存曲呢 ?颇有点令人费…  相似文献   
7.
一、音乐审美意识的历史起源 音乐审美意识的形成要求人类锻炼出"音乐的耳朵"这期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史.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一切的声响都触动着早期人类那根敏感的听觉神经,悦耳的声音带给人类以精神上极大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而动物对于再美妙的乐音也是无动于衷的.所以马克思会说"音乐的耳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人性的感官各种感官的人性都凭相应的对象凭人化的自然才能形成.五种感官的形成是从古到今全部世界史的工作成果."[1]  相似文献   
8.
巴赫的音乐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宗教思想和神学理念,这位音乐家将信仰与音乐融合一处,为他的作品赋予了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如何走向钢琴音乐欣赏的更高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艺术的大众化趋势,是世界近现代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短短的一个世纪内,音乐冲破了封建宫廷和贵族沙龙的樊篱,日益与人民群众贴近,已成为人民群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智障儿童,在大的社会环境下,似乎是很小的一个弱视群体。可当初为人母的我第一次走进一所普通的培智学校,看到满校园的智障的孩子时,我所受到的冲击却是前所未有的。音乐教学在智障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要在听赏教学、唱歌教学、直接接解、独立能力培养四个环节中努力,最终达到提高智障儿童今后生活质量的目的。当你看着这些孩子时,他们的可爱和热情是你无法拒绝的。看着他们的哭和笑、想到他们身后的一个个家庭,初为人母的我一度无法释怀。逐渐地我体会到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就是运用提前干预的手段,弱化他们成年后的特殊性;就是要让这些有所不同的孩子,在长大以后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让他们能够尽可能走进身边的社区,担当起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社会角色,承担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最大程度地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