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宋代理学家高度肯定韩愈对弘扬儒家道统所作出的贡献,而对韩愈论道的具体内容评价并不高,这在宋儒对《原道》的批评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和突出。宋儒认为韩愈之道不够醇厚,其原因在于,韩愈把作文当作第一义,把穷理当作第二义。儒学史上的韩愈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地位,与他大力弘扬儒家道统的努力以及推尊孟子之举有关。《原道》既是重要的儒学经典文献,也是重要的文学经典文本,对它的细致阅读,既是文学的审美享受,亦有助于推进对韩愈儒学以及宋代理学的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
孟子与韩愈是在儒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孟子素有“亚圣”之称,他对孔子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使儒学得以广泛传播。韩愈则是新儒学的中兴者。张清华先生在1993年4月20日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给韩愈以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韩愈是复兴孔孟儒学传统的倡导者和奠基者,相当大程度上规范了唐以后中国文化的面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一代巨儒,孟子与韩愈不仅“道统”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其传授手段即论辩艺术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
刘祎 《法音》2021,(11):46-51
韩愈是儒学复兴的先驱,在唐代文化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影响力。钱穆称:"治宋学必始于唐,而以昌黎韩氏为之率。"[1]陈寅恪《论韩愈》中这样评价:"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退之者,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先启后、转旧为新开捩点之人物也。"[2]虽然韩愈以攘排佛老而闻名,但韩愈与华严先祖澄观、宗密亦有密切往来。  相似文献   
4.
一些年来,对韩愈所建立的儒学道统论,众说不一。现提出我的一些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大方。 一、以儒排佛的实质是倡兴 儒学,重新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 一般认为,韩愈兴儒排佛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仿照佛教传法世系的祖统说,建立起一套儒家的道统论,以此为思想武器,坚决地反对佛道二教。这是事实。然而,笔者认为,这还仅仅是现象,并非实质,韩愈不是为了反佛老而反佛老,而是通过反对佛老,承继和兴复儒学,重新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韩愈以唐代的孟轲自许,坚决地捍卫儒学且攘斥佛、老,但思想行为却与佛教和道教密切纠结.韩愈与道教的纠结,渗透在生活方式、创作和思想等各个层面;韩愈与佛教的纠结,表现在喜游佛寺、喜与佛僧交往,以及在学术上的援佛入儒等方面.作为儒生,韩愈之人品,也被《旧唐书》等所批评,更被同代文人所诟病.但这就是韩愈,是一个性情人物,敢做敢为,也坦率.  相似文献   
6.
论韩愈、李翱之《论语笔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笔解》并非伪作,它成于韩愈、李翱之手,曾与韩愈《论语注)并行于世。后《论语注》渐佚,而《论语笔解》独存。在《论语笔解》中,韩愈、李翱冲破“疏不破注”的解经戒律,大胆指斥前儒在《论语》字词训诂、文意解读方面的失察之处。主张越汉儒而直承孔孟,舍汉魏旧注而直究经文本义。为此,他们不惜改易经文、颠倒经文次序,所以,如果从忠实于文本的角度看,《论语笔解》自然被目为师心自用,标新立异,但如果从《论语》学史的发展角度看,《论语笔解》作为一家之言,在《论语》学从汉学系统转向新的宋学系统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亦不容抹杀。  相似文献   
7.
孟子的学术地位在中唐出现转折。其间 ,孟子逐渐从诸子中凸显出来 ,直承孔圣 ,荀孟并称的说法渐被孔孟并称所取代。而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即是中晚唐儒学复兴运动中的核心人物———韩愈韩愈的“道统说”以孟子为孔子之道的惟一嫡传 ,尊孟抑荀 ,确立了孟子在儒学发展上的重要地位。他的儒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也深受孟子思想的濡染。韩愈是孟学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对其孟学思想进行探讨 ,对于把握唐宋间孟学史乃至整个儒学史的发展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慢生活境界     
真羡慕古人的疏放和闲适。比如“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的陶渊明,“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的李昂,“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的李白,“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的韩愈,“草包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的杜妆,“倚阑莫怪多时立,为爱孤云尽日闲”的陆游……每每读及,都有一种“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韩愈(公元786~824年),字退之,唐朝河阳 (今河南孟县)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朝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与唐朝另一文学宗师柳宗元开创的韩柳文体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慢慢衰退。难能可贵的是,韩愈不仅文学造诣非凡,还是古代为数不多的具有朴素无神论思想的士大夫之一。当时的陕西凤翔法门寺有佛塔一座,内藏释迦牟尼佛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塔。据传开塔之年,必定人和年丰。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韩愈<进学解>里"<易>奇而法"这句断语为切入点,结合其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界定他所谓的<易>"奇"有什么具体含义,再看看他是如何取"法"于<易>的,从而深入探讨他对<周易>的独特解读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