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深入学习抗震救灾精神,10月16日,中国道教协会广大道职员工参观了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讨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和寻求食管癌的防治新策略,本文回顾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食管癌研究的发展史,借鉴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经验,提出将整体的有关调节因素与食管癌发病机制相结合,拓宽综合性和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思路,可能会发现攻克食管癌防治研究的突破点,同时,创新研究技术和加强实验室建设是加速食管癌研究取得新进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江化瑞 《天风》1998,(9):21-21
6月1日出版的《天风》第6期至6月25日才来到我的手上,一气看完大部分后,感到有话想说,记于下: 汪维藩借用前辈吴耀宗的文章题目《天风往哪里吹》,是一篇属灵的檄文,读后真是大快人心! “如果说,社会上实际存在的假恶丑不是我们处理的主要问题,试问对教内的假恶丑我们又暴露了多少,指责并抨击了多少?” “  相似文献   
4.
秦萌 《法音》2014,(3):24-26
正"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出家人无论是了生脱死,还是弘法利生都要立足于世间,以此为起点来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所以,当和尚遭遇革命洪流的时候,心灵的泰然自若不能代替行动上的种种努力以应对世事无常,保证佛教在世间的生存和发展,对革命积极或消极的"参与"也就在所难免。今天,我们来重新倾听那些被抛入革命大潮中,甚至要被革命潮流"必然"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英勇的革命者和卓越的哲学家,罗莎·卢森堡这位令人尊敬的伟大女性已经离开我们整整95年了。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长河中,她的名字和思想并没有随历史的风尘消逝,而是多次被人们提起。每当世界历史进入转折时期,人们就会返回罗莎·卢森堡生平中所展开的理论论战,并从其思想中所包含的那些超越时代的内容里找到思考当代问题的重要启示。2014年,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又迎来了这样一个历史时刻。7月1—5日,十余位来自中国、德国和美国的专家,以及百余位来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  相似文献   
7.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来临之际,9月11日至9月15日,经中央统战部批准,《中国宗教》杂志社党支部邀请宁夏西吉县单南村党支部代表来京参加共建活动。2017年11月,《中国宗教》杂志社党支部一行走进宁夏固原革命老区接受红色教育.  相似文献   
8.
一、回顾朝觐历史穆斯林的朝觐活动有1300多年的历史,有关穆斯林朝觐研究的成果有阿拉伯、波斯、土、英、法、德等多种文字,对朝觐历史的研究有史料记录、历史流变中的朝觐分析和比较视野下的朝觐研究等多个维度。成果涉及穆斯林朝觐活动的历史记录、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区域的朝觐研究,以及朝觐与“迁徙”、“游学”的关联等。其中,十卷本《朝觐实录:麦加朝觐史》辑录了公元630-1990年间的朝觐史料和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9.
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五四运动,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终形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以传承并创新发展.中国革命道德创新发展的百年历程呈现出鲜明的规律特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蝶 《现代哲学》2016,(6):113-117
历代注家关于《革》卦的主题思想为何,虽有不同的看法,但学术史上的主流看法基本统一为将《革》卦定位在革命、变革之义上。基于革命这一大前提,本文考察了历代注家对《革》卦的注解,就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道德价值观和革命的合理性等问题给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