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袁细雅 《天风》1995,(12):32-33
主耶稣离世前最长的一次祷告,称为大祭司的祷告。在主离世前最不放心其中一件事是门徒们能否同心合意。这也是今天教会所面临的问题。主耶稣愿门徒合而为一,像三位一体的神一样合而为一,彼此相爱。 魔鬼的希腊文名字是diabolos,原意为“撕裂”的意思,它撕裂了亚当与神以马内利的关系。它介入夫妻间,夫妻反目;介入朋友间,友人变敌人;介入同工间,同工成同攻。魔鬼明白同工间一旦互相猜忌,未能同心合作,教会事工必大受亏损。  相似文献   
2.
田春生 《学海》2014,(3):14-21
2013年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由此引发国内外对于俄经济增长模式与发展前景的担忧。本文着重阐述了本世纪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从能源依赖、经济结构、发展路径和政策角度,分析了其在2013年经济下滑的根源,论述了俄罗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难点。俄罗斯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增长与下滑的波动在所难免;俄经济模式的转换与现代化的发展,既是俄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又是俄在短期内所难以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任剑涛 《学海》2008,(2):42-54
当代中国的诸民主实践形式与理论证明关注的都是治道民主,治道民主替代了政道民主而发生了僭越.现代民主只能是政道民主基础上的治道民主,缺乏政道民主支持的民主形式是伪民主.种种仅仅落在治道层面的民主形式与种种反对民主的主张,将中国的民主实践推向了一个十字路口,使中国的民主在理论上显得混乱,在实践上走上歧路.分析中国百年来三波民主浪潮,必须首先确立起民主的宪政法治内涵,才足以告别扭曲民主,步入民主政治殿堂.  相似文献   
4.
饶俪琳  梁竹苑  李纾 《心理学报》2009,41(8):726-736
为寻求检验规范性和描述性风险决策理论的通用标准, 本研究以期望价值理论和齐当别抉择模型为例, 探讨了“迫选规则体验法”的适用性。被试为120名大学生, 实验任务为要求被试分别完成自主决策(采用未知规则: 真规则)和规则迫选决策(遵循给定规则: 假规则)任务, 并对决策后的情感和认可程度进行评定。研究发现: (1) 被试在自主决策条件下比在规则迫选条件下体验到的正性情感程度更强, 负性情感的程度更弱; (2) 被试在自主决策与规则迫选决策两种条件下做出的相同决策越多, 该被试对迫选规则更加认可并体验到的正性情感程度越强, 负性情感的程度越弱; (3) 与期望价值理论相比, 齐当别抉择模型可能符合更多决策者的实际决策规则。这些结果表明, 作为检验规范性和描述性风险决策理论的新尝试, 迫选规则体验法可能更有助于回答“决策者实际采用的决策规则是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生总会遇到几次重要的机遇,任何人只要把握一次,就有可能成就不凡的事业,只不过大多数人,在关键时刻缺乏放手一搏的勇气。这篇文章是台湾文创产业的骄傲——法蓝瓷创办人陈立恒的故事,他的故事有太多发人深省的阶段,但自创品牌的关键决定最吸引我,也揭示人生的真理。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送给我一个法蓝瓷的杯子,我深深地被其美丽的颜色所吸引,同时也感觉很骄傲,中国的瓷器,终于有了属于台湾的品牌,从此面对外  相似文献   
6.
<本底抉择与道德理论>是翟振明教授在美国出版的一本伦理学专著.在这部著作中,翟振明以哈贝马斯的交互理性及对话伦理为理论出发点,提出了本底抉择的概念,从而形成了对哈贝马斯理论的某种超越.在交互共同体中,翟振明赋予交互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的选择以最本底的意义,哈姆雷特式的经典问题"To-Be-Or-Not-To-Be"成为每个成员进行本底抉择时必须直面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翟振明将本底抉择建基于真正的人(具有人的度规的人)之上,并对人的生命给予一种现象学意义的审视.  相似文献   
7.
假想的道德两难情境下小学儿童对说谎或说真话的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根跃  王玲凤 《心理科学》2006,29(5):1049-1052
研究探讨了294名7、9、11岁的小学儿童在道德两难情境下对说谎或说真话的道德行为抉择。结果表明,在个人谎故事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说真话;在集体谎故事条件下,11岁儿童比7岁、9岁儿童更倾向于选择说谎。7岁儿童已具有初步的集体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的集体观念日趋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更多地从诚实、为集体或为个人等多个方面来陈述说谎或说真话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杨菊华 《学海》2008,(1):27-37
文章描述了生育意愿抉择理论,介绍了欧美及中国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分析了二者悖离的原因,探讨了西方的研究对我国未来生育行为、生育水平和生育政策的走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壮锦的发展历史及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分析传统壮锦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从壮锦的色彩、图案和文化寓意三个方面阐述壮锦的艺术特色,叙述壮锦运用的现状,对于壮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稳定型冠心痛的治疗方案在不断地更新与变化。以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被广泛应用到稳定型冠心痛的治疗上。但最近的COURAGE试验(the clinical outcomes utilizing revascularization and aggressive drug evaluation trial)使得这一治疗手段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被质疑。我们必须重新考虑稳定型冠心病治疗方案的临床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