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肝的定义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脂肪在肝内堆积超过5%,很多原因均可引起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脂肪肝的一种,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加.由于其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其诊断主要依靠肝功能检测及肝脏影像学检查来诊断.本文将就其所致肝功能异常的生化学特点加以论述,来帮助提高临床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3,(6):1
前不久,"兴教寺申遗"和"丽江佛像"事件,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更震动了众多佛子的心。古德云:"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面对佛教被肆意商业化、庸俗化的现实,我们除了无奈与痛心,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佛教徒潜在的忧患意识被再一次唤醒,佛教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化世俗"而避免被世俗化的问题,已严重地放到我们面前。近代西方"宗教世俗化"理论认为,宗教从超越的彼岸回到人间是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在文化与价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政教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教会介入公共教育而带来的争议贯穿现当代政教关系史。中西方因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不同,政教关系大不同。历史上的中国,"亚细亚生产模式"培育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型体制,形塑为国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敬天法祖"的"家天下"宗法制度和政治伦理格局,配以"敬鬼神而远之"、"重今生轻来世"的现实功用型人本主义理念,使得儒释道信仰成为维护皇权的教化手段;虽有多神崇拜和泛神化信仰形态的长期浸润,但屡遭"毁佛灭道"、"灭洋"、"非基"和"破除迷信"运动的冲击,从根本上堵塞了宗教发展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历史路径。这既使泱泱中华难以熔铸出"一教独大"的宗教情怀,也使中国免于陷入西方式的宗教狂热。中国秉承史上"政主教从"、"教用于政"的政府管控宗教模式,日趋多元的文化生态及政教关系诸问题正冲击国人的理念,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4.
对独生子女自我中心问题的异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蓓晔 《心理科学》1997,20(3):226-229
本研究对青少年后期的中国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特征作异质分析。实验一,让198名17—18岁的独生子女被试接受内外控制中心县表的测试,结果发现,“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较具“外控者”的特点。实验二,教师和8位同伴用一个自我中心─—社会性量表评估实验一的每个独生子女。同伴评估表明,“非明确倾向独生女”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特征,表现出比较强的合群愿望;而“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教师评估却未反映出性别因素和明确倾向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药物发现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发现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江西中医学院95级研究生(南昌330006)廖正根指导杨光华社会发展到今天,虽然人类能够利用已发现的药物有效地控制诸如天花、霍乱、肺结核等疾病,但诸如糖尿病、冠心病、癌症、艾滋病等虽经多年的研究,仍未找到根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非词语性认知作业速度年老衰减规律的数学描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应用两维年龄多作业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四项非词语性认知作业速度年老衰减规律的数学描述形式。被试共734名,46─75岁。结果表明:五个年老组与46─50岁组作业时间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其线性方程的斜率值随年老组的增龄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图形和汉字视觉认知任务中的部分线索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海东  焦书兰 《心理学报》1994,27(3):264-271
给被试呈现一幅图的不完整信息作为线索会干扰被试对图形的辨认,这是一种部分线索效应。实验一的任务是对模糊图形的辨认,在轮廓相似组图形中,部分线索的干扰作用随呈现模糊级次数的增加而更加显著,但在轮廓非相似组图形中,模糊级呈现次数为2次和3次的情况下,也表现出了显著的部分线索效应。实验二在不完整汉字识别任务中进一步考察了部分线索效应,在事先学习的条件下,形状相似字组汉字的辨认表现出了显著的部分线索效应,而意义相似字组和随机字组汉字的辨认表现出了部分线索的促进作用。在事先不学习的条件下,随机字组和形状相似字组汉字的辨认表现出了显著的部分线索效应,而意义相似字组汉字的辨认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部分线索效应。本研究用激活的观点对这些结果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那么凶。 父亲非骂即打的方式,让我时常惊惧不已。青春期;我老是会莫名地紧张,头像是要炸裂开来一样,难受极了,那时,满脑子尽是父亲言语与非言语的暴力。其苦难言。不紧张了,我就想,也许天底下所有的父亲都是这样的吧,强横,有力感,说一不二。确实,我身边的同伴,他们的父亲也大抵如此。  相似文献   
9.
黄敏 《现代哲学》2012,(2):69-76
关系问题是形而上学中的基本问题,布莱德雷与罗素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关于关系问题的争论使正统的分析哲学采取了多元论这一默认观点。但实际情况却是,罗素并没有真正解决布莱德雷提出的关系问题,因而默认观点本身是站不住脚的。维特根斯坦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了关系问题,在这种解决方案的压力之下,需要放弃从语义学过渡到本体论的惯常通道。  相似文献   
10.
预览搜索中的优先选择解释机制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按照时间进程分析了视觉标记机制、新刺激出现自动获得注意的机制和时间分离假说,结合预览搜索的时间阶段和相关研究提出了主动非抑制假说,并对预览搜索的不同时间阶段可能涉及的解释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