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泉高致集》是一部山水画理论的集成。它集中体现了郭熙的山水画创作观,其中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如饱游饫看,身即山川而取之以及三远等。郭熙的山水画创作方法一是主张集众家之长,反对专摹一家;二是要神闲气定,反复修改;三是提倡写生,注重取舍,讲究气韵。其创作心理一是心境要宽快、悦适;二是心态要注精、严格、恪勤;三是要创造意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包含两种样式,即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水墨山水取代青绿山水成为山水画的主流形式,释、道文化在中间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罗姝 《四川心理科学》2014,(12):105-105
自然山水早在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便已孕育萌芽,其中所表达的理论观念和思想文化对后世游记的兴起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概述自然山水在先秦文学中出现的源流、发展及重要作品和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4.
提起“乡愁”,人们会很自然地涌起一股朦胧的美好与淡淡的怅悯相再:夹杂的情愫,会想起家乡秀美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血肉相连的人脉……乡愁,是一种思绪。它萦绕于人心,且挥之不去。它时不时地会浮现出来,让人们在瞬息万变的当下,能够不忘自己的根基和固化自己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阳和山水     
《贵州民族宗教》2007,(3):I0002
都匀市阳和水族乡,总面积55平方公里,境内居住有水、苗、布依等民族,辖4个行政村,44个村民组,3106户、12456人,其中水族占总人口的84%,苗族、布依族占总人口的13.5%,几年来,该乡从实际出发,以突出地方特色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众所周知,米芾是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善诗、书、画。书法有"苏黄米蔡"之称——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为宋代四大书家。绘画则世称其为"米家山水",在诸多宋代以致后辈绘画名家中独树一帜,风格鲜明。可惜的是,其绘画作品已无处寻觅,没有传下。目前能见到的作品也只是附于《珊瑚帖》之后的《珊瑚笔架图》,米芾在书写中信笔所及,洒脱自信。米友仁自称懒拙老人,为米芾长子,世称"小米"。与其父亲一样,他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爱古人作品。他继承家学,亦"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自题为"墨戏"。这种画法不求修饰,崇尚天真,充分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其在中国绘画史论上有颇大的贡献,第一个提倡"平淡境界"。也是他,第一个特意提高了董源在文人画史上的地位:"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相似文献   
7.
田晓膺 《宗教学研究》2007,861(1):48-53
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形成的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中,道教山水悟道诗层出不穷。迨至唐代,道教山水悟道诗更臻繁荣,其字里行间或隐或显地绽露出逍遥快乐的审美心态。本文从分析道教徒的诗歌着手,初步探讨了道教徒在特定的道教时空中宗教体验与审美快乐,追踪和探求了这类诗歌的逍遥快乐的审美心态和独特的道教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中国绘画中的"山水"一词,经历了含义的变化与演绎,于是也就有了对于"自然观"与"审美语境"的重新读解-"中国画一旦失去了道技一体,以道御艺的艺术特征,笔墨就失去了精神支持,退化成了一般性的技术手段,这对包涵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中国画而言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的笔墨是架构于东方传统文化的民族意识和历史积淀之上,有别于西方绘画里的重写实、重透视、重明暗等艺术特点,是中国画高度精炼的审美体现.山水画笔墨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和丰厚的审美情趣,笔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既是画家对自然山水的体悟摹写,也是山水画家人文精神与品格的无限外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水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不仅呈现出对山水自然美的一种表现和欣赏,通常还具有一种给人以精神启悟的哲学意义.而中国山水画中蕴含的这种"精神哲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道家思想的生发.可以说,道家思想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精神依托,它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理想的追求、空间布局的构设、以及色彩体系的呈现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