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微 《天风》2011,(5):38-41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年是教会的希望,青年牧养事关教会的前途和社会的见证。所以,麦哲恩博士说:"牧者若不重视青年工作,那是对教会的亏欠,对圣工的失职。"本期每月话题讨论的是"关注教会青年牧养",希望能对各地教会牧养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
王从友 《天风》2009,(4):50-51
中国教会从1979年开放第一座教堂——宁波百年堂以来,到现在拥有5万多座教堂,教会的牧养方式也从起初的缺乏传道人、讲台为中心渐渐转向多样化的牧养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牧养需求的多样化,一些城市教会中也陆续出现了青年团契、伉俪团契、妈妈团契等不同的团契。但随着教会发展的同时,也给教会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王约瑟 《天风》2008,(22):10-11
从中国教会恢复礼拜以来,新的教堂不断地涌现在中国大地上,充分显示了上帝对中国教会特别的带领。伴随着新教堂的不断涌现,也出现了很多"新人",一些年轻人不断走进教堂,他们当中有很多变成了教会的一员。因此,对青年信徒的牧养特别需要引起教会关注,因为这一事工关系到教会今后的发展。听说杭州的崇一堂自建成以后就一直关注青年事工的开展,并且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带着一些好奇,也带着些许的疑问,笔者参加了崇一堂8月5日晚上的青年聚会,并采访了负责青年事工的章国永牧师。  相似文献   
4.
高棒 《天风》2012,(10):26-27
坐落于河南栾川狮子庙镇的基督教堂,镶嵌在连绵的山川里,河流依伴,景色宜人,被誉为"开在大山深处的福音之花"。这里有一位辛勤忠诚的"园丁"——神仆"文叔",一个服侍青年团契的负责人。"园圃福音之花的绽放"离不开他,大家今天能在教会里热心服侍、彼此相爱、同心耕耘神的园子离不开他,他就像一粒种子,埋在这里,开花、结果。他仁智厚道,忠心耿耿。  相似文献   
5.
田成斌 《天风》2011,(5):41-43
在这些年中,随着中国教会信徒人数的迅猛成长,教会的青年事工也越来越被众多的牧者所重视,很多的教会都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把青年工作组织好,教会的未来才有希望,所以,许多教会纷纷建立了青年事工。青年事工既具有教会工作中的一些共同特点,也有它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青年团契的工作是一批已经接受信仰或者正在寻求信仰的青年人共同组成的信仰团契。  相似文献   
6.
詹静波 《天风》2014,(2):22-24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督教逐渐适应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形成自身多元化发展的特性。各年龄段、各文化水平、各种职业阶层的人们都开始走进教堂,寻求和接受真理。这样的情形对教会的教牧和发展带来比以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其中,青年事工是教会牧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年轻人富有朝气和活力,是教会各项开拓性事工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各地教会越来越重视青年基督徒的牧养关怀,相继成立了各类青年聚会、青年团契、青年小组,使教会凝聚起更多年轻基督徒,使他们的属灵生命更好地获得栽培和成长。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有一群刚刚加入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7.
詹静波 《天风》2014,(2):22-24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督教逐渐适应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形成自身多元化发展的特性。各年龄段、各文化水平、各种职业阶层的人们都开始走进教堂,寻求和接受真理。这样的情形对教会的教牧和发展带来比以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其中,青年事工是教会牧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年轻人富有朝气和活力,是教会各项开拓性事工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各地教会越来越重视青年基督徒的牧养关怀,相继成立了各类青年聚会、青年团契、青年小组,使教会凝聚起更多年轻基督徒,使他们的属灵生命更好地获得栽培和成长。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有一群刚刚加入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8.
吴微 《天风》2011,(5):39-41
2011-5话题|关注教会青年牧养对于一个年轻人占40%的教会来说,青年人的团契建设尤为重要。我们的青年团契是从3个人开始的,教堂根据年轻人热情积极、充满朝气的特点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开展各项有趣的户内户外活动、带领初信徒、发展新的信徒等。随着青年团契队伍的不断扩大,根据个人喜好分为灵修组、文艺组、接待组、圣剧组四个大组。就在小组活动红红火火地开展时,问题出现了,有些小组活动形式多样,成员间的关系又很好,吸引了很多的人,但有的小组因为组长工作繁忙,又少有时间沟通,额外开展的活动也不多,小组成员开始流失,仅仅每周一次的团契灵修,也很难打开成员的心扉,建立亲密的肢体关系。同时,团契也面临着来自不同背景  相似文献   
9.
杨友文 《天风》2008,(19):12-13
牧师夫妇,山根牧师在此牧会已40年了,他很热情地解答我提出的所有问题.该堂已有58年历史,是战后由当地日本人建的.有30多名信徒,老人居多,不参与任何教会事工,山根戏谑地说从写周报到打扫厕所都自己干.  相似文献   
10.
刘斌 《天风》2012,(8):7-9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内心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每天都会面对许多挑战,要应对和处理许多问题,还要协调同事、客户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各种关系,有点时间又要与朋友逛街、购物,似乎很少有机会能让自己的心灵有放松休息的时间,使心灵得以平静、感受到充实。同时,很多人又非常清楚,若没有合适的方法让自己疲惫的心灵得到休整,将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甚至会累积这些压力直至崩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