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文学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文学史观念日益丰富,在现当代领域“大文学史观一、“20世纪文学整体现”、“重写文学史”、“两岸三地文学走”等新的文学史理论范畴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其中,“重写文学史”现惫蕴含的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意识形态性”和“去意识形态化”的矛盾,以反话语霸权的解构等问题启发了本文对“重写文学史”观念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2.
岳丽艳 《现代哲学》2004,(3):128-128
2004年5月31日上午,第十一期“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作主题报告,题目是:全球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探讨。叶汝贤教授主持论坛,马哲所教师和研究生出席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3.
《逃离德黑兰》作为一部与历史与政治有关的电影,不可避免地掌控着带有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话语霸权和侵略.在影片中,伊朗人的形象千人一面,是愤怒野蛮不理智的,而里面的美国人,更准确的说是白种人,则是理智文明充满正义感的.这带有丑化伊朗人并美化美国人的一种疑虑,显然是不合理也不符合事实的.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都充分说明,“藏独”发明者和最大的推动力就是英美等西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要解决“西藏问题”,就要从这个根本因素上着眼考虑对策,才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震 《学海》2004,(3):55-62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既是研究社会权力关系体系的一个切入点 ,同时也是探究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复杂动态关系的有力工具。本文分析了葛兰西理论中“文化霸权”、“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等概念的内涵 ,进而探讨了文化霸权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韦伯伦理—经济“理想类型”的历史哲学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伯关于“新教资本主义”的伦理—经济“理想类型” ,表现为道德哲学与历史哲学的二重向度和二元分离。在道德哲学方面 ,它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逻辑模型 ,然而在历史哲学方面 ,“理想类型”却潜隐着深刻的文化霸权与文明霸权的价值取向 ,它与后来的“文明冲突”理论和“全球化”思潮 ,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历史观 ,同属一种历史哲学谱系。“儒教资本主义”的命题 ,因与之在道德哲学方面不同构 ,历史哲学方面不同质 ,只是对“新教资本主义”“理想类型”的一种错位的回应。  相似文献   
7.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犹如旱后甘霖,滋润教坛。新课程倡导“参与式”,“探究式”,“师生互动式”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学,玩中学,学中玩”。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教师的知识霸权,教师的观点是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必须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同步进行的过程。因此,在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是充分地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特点,明确教学的任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顺利有效地进行学习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个国家之间交往的日益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家与国家之间除了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但是,目前的这种中西方文化交流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西方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制度,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是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主的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输出文化的同时,也大量的输出本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它们以其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向中国输出它们的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思想,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于网络这一载体,向我们渗透它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本国本身所奉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警惕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输入,抵制它们的文化殖民。  相似文献   
9.
<正>特殊性与普遍性、偶然性与必然性是近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从笛卡尔的"我思"开始,经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到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时,近代哲学有关特殊性与普遍性、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讨论似乎已臻成熟。然而,细读现代西方左翼政治哲学之作,特别是巴特勒、拉克劳与齐泽克的《偶然性、霸权与普遍性》一书,笔者发现,关于上述范畴的讨论尚有待进一步深化。而在这方面,现代西方政治左翼学者的有关思考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鉴此,本文拟从拉克劳与齐泽  相似文献   
10.
法律霸权为美国提供了在全世界进行长臂管辖的意识形态与制度规范,与经济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协塑美国对世界秩序的支配。1998年以来,美式“宗教自由”渐次成为美国人权外交的核心话语之一。美国大力推广这一理念成为全球共识,逐步形塑相应长臂管辖规范,并多方推进多国宗教人权法律规范变革。2015年前美国较少以长臂管辖推进“宗教自由”。特朗普总统任内,美国始系统性借助长臂管辖推进“国际宗教自由”,力图维持其霸权优势。拜登政府履职以来,“宗教自由”由以往的外交目标全面转型成为集成性制裁工具,成为美国全面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从以经济制裁促“宗教自由”转型为借“宗教自由”挤压中国地缘政治空间、制约中国经济与科技发展。当前中美之间就“宗教自由”及相关议题开展的制裁与反制裁斗争进入新阶段,双方均重视制度建设,各自行政、司法和立法体系协同配合制度实施,在国际上动员多边机制以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