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涌泉 《天风》1994,(2):38-39
在椎各那个时期,教会已出现不少问题,有些世俗化了.所以,雅各写信劝勉他们,特别强调指出“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可见世俗的危害之严重性。与神为敌的教会,不能荣耀神,只会阻碍主的救恩。雅各被圣灵默示,告诫他们,也是告诫我们今日的教会。  相似文献   
2.
正大地和其中的万物,属于上主,世界和其间的居民,属于上主。是他在海洋上奠定了大地,是他在江河上建立了全世。谁能登上上主的圣山?谁能居留在他的圣殿?是那手洁心清,不慕虚幻的人,是那不发假誓,不行欺骗的人。他必获得上主的降福和拯救者天主的报酬。这样的人是寻求上主的苗裔,追求雅各伯天主仪容的子息。(咏  相似文献   
3.
高峰 《天风》2009,(12):6-7
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段经文,它记载了雅各死后约瑟的兄弟们如何面对约瑟以及约瑟如何对待他的兄弟们。叙述形象生动,很有启发性。通过读这段经文,想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在英译《中国经典》中,理雅各曾先后两次论及孔子的伦理观念远不及基督教的标准的问题,其立论的重要依据,就是孔子在《论语·宪问》章对"以德报怨"的回避及对"以直报怨"的肯定。在此,我们以理雅各英译《中国经典》对于儒家的还报原则的批评为线索,辨析基督教与儒家在"以德报怨"和血属复仇等问题上的不同观念,以及双方对于仇怨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等问题,并尝试透过德国神学家蒂里希对于"公正"的不同层次的界定,厘清这两大传统在同样以"公平正直(justice)"为根基的前提下,二者的还报原则之所以产生分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只见耶稣     
刘美纯 《天风》2018,(2):32-32
新约前三福音书都记载了主耶稣的登山显荣(参太17:1-8;可9:2-8;路9:28-3 6)。这一事件有重要的两点:门徒(彼得、雅各、约翰)在云彩里听见的声音:"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参太17:5)以及门徒再次"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  相似文献   
6.
处于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之交叉点上的理雅各译解蕴藏“儒耶对话”的丰富资源和重要意义.理雅各以“humble”翻译《论语·颜渊篇》第二十五章“虑以下人”中的“下”时,便是有意识地将孔子此语对应于基督宗教思想中的“谦卑”,从而在《论语》和《圣经》两种经典之间开辟出了崭新的思想关联点.在此关联中,我们不但能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虑以下人”与“达”之间内在的必然关联,而且能够进一步反思基督永恒的“谦卑”和“虚己”特质.  相似文献   
7.
吴钧 《周易研究》2013,(1):84-89
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的《易经》英译对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影响起了巨大的作用,他的译本经久不衰,至今仍被西方汉学家视为《易经》外译的典范。本文对理雅各及其《易经》英译本进行探讨,旨在发现其翻译的特定思路以及译本的优势与长处,寻找其不足与误译,以利新世纪《易经》英译的进一步精化与更为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患难得胜     
雅各伯书》系基督徒得胜患难的宝典。患难中的教友,请你来恭读第一章二至六节的经文。此五节经文活像黑暗中金灿灿的宝石,为黑暗中的信徒指明道路。  相似文献   
9.
以扫与雅各     
陈志华 《天风》2009,(11):29-29
以扫和雅各是圣经中记载的第一对孪生兄弟,但他们有着很大的不同。就其外形而言,以扫“身体发红,浑身有毛,如同皮衣”(创25:25),虽然经文中未提及雅各的外形,想必和以扫定有明显的不同。从个性上看,以扫“善于打猎,常在田野”,而雅各“为人安静,常住在帐棚里”(创25:27),他们的差异都不足为奇,双胞胎未必就“你是我的镜像,我是你的拷贝”。  相似文献   
10.
刘凌维 《天风》2017,(9):53-53
有一位远方的亲戚,偶然接触到彩票,刚开始也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买十元、二十元,没想到中了几次奖,最多的一次竟然中了几千元。于是,幻想一夜暴富的赌博心态被挑动起来,她开始每天花大量的时间“苦心钻研”,甚至渐渐发展到无心工作。一向节俭的她,却毫不犹豫地增加购买彩票的投入,五六年间花费在买彩票上的钱起码有四五十万,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每次亲朋好友劝她收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