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南北朝时期,宗教界流传一个佛道相诤的故事。北魏昙鸾法师,往梁朝勾容山(今江苏勾容县茅山)访问道教华阳隐居陶弘景,请求长生之术,弘景赠以仙方十卷。昙鸾回到北方,路经洛阳,恰遇印度来的大翻译家三藏法师菩提流支,于是问流支佛教中有无长生不死之法,胜过东土仙经否?流支说:“此方何尝有长生之术,纵使长年,少时不死,但终久脱不了轮回三界。”乃授之以《观无量寿佛经》。昙驾顶礼接受,当时把十卷仙方用火焚烧,专心研学《观经》,到汾并各地弘扬净土教义,广集徒众,成为净土宗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2.
陶弘景撰<许长史旧馆坛碑>,保存了关于许谧父子的一些原始资料,应引起重视.本文对该碑的立碑时间、撰者与书者、拓本与钩本以及<道藏>本<华阳陶隐居集>所收本等诸情况作了一些基本的考证.  相似文献   
3.
大量史籍证明,陈抟隐居武当山九室岩,内丹修炼二十余年,著有《九室指玄篇》、《入室还丹诗》等内丹名著,后又隐居华山少室山,并仙逝于此。然而,九室岩究竟在何处,至今鲜为人知。《大元一统志》“房州”条下载:“九室山,在州西四十里。烂柯山有仙宫,唐封名为天宝之殿,上有陈抟修  相似文献   
4.
谈《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孔尚任与道家道教的交往情况,接着重点论述《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桃花扇》不仅把整个故事情节镶嵌在道教的框架之中,使全剧笼罩了一层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还把道教看作所有剧中人物的归宿。同时,剧中还宣扬了人生如梦、真假齐同的道家道教思想。  相似文献   
5.
王蒙作为元末明初的山水画家,开创了“繁密”的绘画风格,用独特的墨法和巧妙的笔法绘制出了一幅又一幅山水名画。其中,为人所熟知的《青卞隐居图》被董其昌评为“天下第一”。这幅画集中了王蒙对不同皴法的运用与“书画结合”的思想,巧妙地将南方风光用全景式构图绘制出来。王蒙善于学习,他对篆书、隶书、行草等都有一定的涉猎,这使得《青卞隐居图》中的皴擦线条十分遒劲,富有弹性,同时浓淡干湿的墨层层叠加,形成了虚与实的美感,让画面有了强烈的层次感与丰富性。“纵横潇洒、繁线密点”成为对这幅画的完美解读。  相似文献   
6.
左慈字元放,东汉时安徽潜山人。少时,在安徽天柱山隐居修炼。天柱山群峰中有一峰,名曰石龙峰。其下巨石奇异,堆叠成一幽深莫测的石洞。左慈以此洞构成石室,居中精心修炼,设灶炼丹。后人谓此洞曰莲花洞。洞前古木参天,修竹茂密,竹木间怪石嵯峨,称之曰狮子林。左慈每天朝饮玉露,晚餐彩霞,或带霞踏露,或披星戴月入山采药,炼丹不止。莲花洞东,有一青峰高耸,直插天表,长年累月云烟萦绕。左慈常出没其间,采撷奇草珍砂为药 ,配方炼丹。一日左慈正荷锄肩篓欲归,只见这青峰顶上霞光万道,接着天雷大作,震撼峰巅,有一只仙鹤从九…  相似文献   
7.
正时至今日,道教界仍保留着自然和谐建设洞天福地的传统。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如何应对人类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大气污染、自然破坏,既是生态文明的大课题,也是保护洞天福地这种样板的重要课题。洞天福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清、幽二字道教的洞天福地是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中国古人往往向往着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建筑宜居的宫阙洞府,并在那里修炼仙道,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他们想象仙境可以在天上,可以在海外,最后又落实到山清水秀的大地之上。于是,洞天福地就  相似文献   
8.
柯云  育欣 《中国道教》2005,(5):60-60
元朝末年,五雷山麓的张家塌,出了一个才子,叫做张文悦(系东汉张鲁廿七代孙)。由于才华出众,进京赶考,被录为翰林。皇帝见他上牙缺齿,赐名兑(八卦的兑卦上缺)。他一生著作颇多,最著名的有《溪堂集》等书,流传至今。他能文、能武、能医,先后在河北德州、江苏丹徒、湖南茶陵等地作  相似文献   
9.
赤松山被司马承祯列为三十六洞天的“金华洞元之天”,对于道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安期生、黄初平大仙的出现,证验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崇仙古语。本文试图就黄大仙生平,对后人的影响,以及赤松山、赤松宫作一些略述。 一、黄初平生平与其道术  相似文献   
10.
名人避客     
名人也有名人的烦恼。频繁的来访和社交活动常常影响他们在事业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名人想出了种种避客之法。躲避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喜欢独自一人躲到荒岛或松林中写诗。隐居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为了躲开“不速之客”的干扰,长期过着隐居生活,他的住处之一叫“退隐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