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指慎重、准确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制定出对患者最有利的临床决策.然而,ICU中的各项治疗措施常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证据;对于已经实施的RCT同样存在着概念方面的错误,尤其是很多被认为已经RCT验证过的措施实际上并无RCT的证据.尽管如此,但近年来我们终于在临床试验结果方面有了更多积极的进步,一些干预措施已被证明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1 循证医学及方法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1996年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专家Sackett.D L教授将EBM定义为“谨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结果以确定对患者的治疗措施”。其方法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RCT)作为临床疗效判断的基本方法及手段被逐渐认可并广泛流行。这就成了临床医学由经验向科学过渡的重要手段。RCT的重要特点就是“随机”,“对照”,“双盲”。  相似文献   
3.
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验证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有违试验设计的伦理学要求,现有关于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文献都存在着试验设计的死角,导致了医学科学试验与伦理学的水火不容.循证医学(EBM)方法为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4.
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验证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有违试验设计的伦理学要求,现有关于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文献都存在着试验设计的死角,导致了医学科学试验与伦理学的水火不容。循证医学(EBM)方法为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5.
通过面向针灸医生及患者的不同调查问卷了解中国社会对"针刺得气"这一概念的认知程度发现,多数患者不了解得气概念但熟知酸麻胀等针感,30%的患者会主动要求较强的针感;绝大多数医生对得气概念清楚,但也有近20%的人对此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大多数医生认为针感明显时疗效好,他们会采用各种方法来增强针感.  相似文献   
6.
走出循证医学的误区——关于证据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证据的可靠性是循证医学赖以生存的基石。循证医学遵循的证据来自随机对照试验,这些证据并非完美。临床医师在采纳这些证据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证据的适用人群,干预措施是否存在均一性,对照是否存在片面性,试验的研究终点是否与临床脱节,证据的时效性,以及随机试验提供的证据不足等。只有结合医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对证据进行正确评估和采纳,才能使证据发挥最大的效能,促进循证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评估症状性颈动脉狭窄(SCAS)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手术时机选择及伴发症状对预后的影响.通过相关检索策略查找探讨CEA手术时机选择对于患者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数据均采用Revman5.0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纳入22篇文献,总计9 037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SCAS患者4w、2w、1w 前后行CEA术后卒中再发率或死亡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合并脑卒中的患者4w、2w 前后及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心肌梗死(MI)的患者4w前后行CEA术后卒中再发率或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症状稳定的SCAS患者应尽早行CEA术,伴发症状脑卒中、TIA 和MI不影响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全面检索2002—2006年间的相关文献并进行计量学评价分析。共检索出文献1284篇,其中RCT文献共有169篇,按照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及方法,从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方法、对照措施、盲法采用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2002—2006五年间报道的RCT数量比从建国到2000年报道的RCT数量多,但仍需进一步改善文献质量。  相似文献   
9.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证据的可靠性是循证医学赖以生存的基石.循证医学遵循的证据来自随机对照试验,这些征据并非完美.临床医师在采纳这些证据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证据的适用人群,干预措施是否存在均一性,对照是否存在片面性,试验的研究终点是否与临床脱节,证据的时效性,以及随机试验提供的证据不足等.只有结合医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对证据进行正确评估和采纳,才能使证据发挥最大的效能,促进循证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机对照试验作为一种评价新疗法的可靠设计方法,开始逐渐被世界范围内的临床医生所广泛接受和采用,成为目前最重要的试验方法之一.RCT的运用应该遵循一定的伦理准则,即临床均势原则.围绕临床均势原则这一主题,对随机时照试验的方法论进行较为深入的伦理学思考.并对临床均势的内涵、伦理意义,以及这一伦理要求在实践中所引发的各种伦理争论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