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军 《中国道教》1995,(4):19-21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人。他三十七岁(公元492年)弃世入茅山(今江苏省句容县句曲山)。他博学多才,在天文、物理、医学、化学等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他还是一位政治家,梁时人称“山中宰相”;他同时也是一位道教领袖,因创立茅山宗而闻名。 今人对陶弘景研究颇多,然对其科学活动时间及对天文物理的贡献研究不够,本文将对此部分内容给予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了陶弘景对旧天师道“黄赤之道”的改造。认为陶弘景对“黄赤之道”的改造主要采用了虚化策略、语言策略 ,以及情调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书讯     
《孔子回家——海归读〈论语〉》,周炽成著,东方出版社2010年出版。周炽成的《孔子回家——海归读〈论语〉》乃针对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而作。李说丧家,周说回家(回到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与逐句解释《论语》的书不同,本书是对《论语》的通解。上篇《论语》古今谈叙说它在中国和海外的影响,讨论它成为经的时间,并对  相似文献   
4.
道教医学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在中华传统医学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宗教与科学互动的产物,道教医学在与传统医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医学体系。历代精通医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上清大洞真经》为道教上清经系之首经,且为上清经箓派的重要经典,此经在东晋盛行于世,是东晋后期出现的一部极为重要的道经,奉此宝经者,后来逐步形成了道教上清派。上清派,又称“茅山派”、“茅山宗”。《上清大洞真经》历朝被居住在茅山的高道与隐士继承和弘扬,其中梁陶弘景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以此为开创独特的“茅山宗”奠定了神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苏颂与道教     
苏颂(1020—1101),字子容,北宋福建泉州南安(学界还有同安说、晋江说等)人。苏颂一生从政五十多年,政绩显赫。朱熹评价他"道德博闻,号称贤相,立朝一节,终始不亏"。①然不止于政治、道德之声望,苏颂更以其博学洽闻  相似文献   
7.
王明(1911—1992)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已故研究员,中国道教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王明先生就开展了道教与中国古代科技关系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多有发明,其学术成果和思想嘉惠学林,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纪念。  相似文献   
8.
心印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与君。每当冗务缠身,心为形役之际,不由忆及陶弘景这无端涯之辞,自报以会心一笑。欧陆习禅,舶自东瀛,寻其本源,皆宗华夏。偶然机缘,得以于暮春时节修心参禅。禅堂四面粉壁,虚室生白,一束幽花,淡然自处。窗外,绿草如茵,果木缀实,莺声流丽,蛱蝶翩翩。双手合十,面壁而坐,万虑皆消,  相似文献   
9.
陶弘景是中国道教史上有名的道士,是道教茅山宗的创立者,又是著名的道教学者。他多才多艺,是个著作等身的道教领袖人物。本文主要探讨了他在道教的驱邪法器与驱邪病方这两个方面的贡献。在诸多的道教法器中,陶弘景对剑和铃有着独特的爱好,他自己还精于铸剑,时人也以能得到他的剑为荣。由于陶弘景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道医,因而他对南朝时的道教驱邪病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六朝时期的上清派道教及上清经典的文献历史一直是道教研究的重要课题,而陶弘景编著的《真诰》与杨羲、许谧、许翙等人受降于仙真的手书的文本历史则是上清经典文献历史的核心材料之一。学界一般以杨许手书代称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