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回溯历史,儒学的每一次重大转型与发展都与其遭遇的困境以及所处的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五四"时期儒学批判话语的历史情境下,"儒学与现代性"关系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视和需要认真回答的历史性课题。一、"五四"运动下的儒学危机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日加剧以及中国自身政治统治的没落,传统儒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危机。传统士大夫们所尊奉的孔门圣教在西学的逼近之下也呈现出持久的紧张与冲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伦理革命在其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 ,对其伦理革命的思想进行评析 ,能够为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揭示了近代中国哲学历史观的演进与变革,从龚自珍、魏源的变易史观,到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的进化史观,再到陈独秀、李大钊的唯物史观,是一个梯次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进化论。中国近代的进化论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反帝反封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而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则实现了中国近代哲学历史观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4.
张怀民  石义清 《学海》2002,2(1):142-145
陈独秀对农民问题的论述不多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农民阶级分析 ;二是国民革命和以后建设中农民运动形式 ,即生产关系的分析。本文就这两方面 ,将陈独秀与毛泽东的相关认识加以比较 ,这种比较有利于正确、客观地评价陈独秀的革命思想 ,同时更好地继承两位我党创始人的理论遗产 ,对认识和思考现实农村政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吴光 《孔子研究》2012,(3):125-126
<正>20世纪初以来,围绕儒学与人的发展问题,学者们作了诸多视角不同、立场各异的深刻反思,其中既有严复、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针对儒家纲常名教导致人畸形发展而提出的"新民说",又有胡适、陈独秀、鲁迅等激进派人士将所谓国民劣根  相似文献   
6.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对孔教的态度是:认为孔教有种种弊害,否认孔教为宗教,反对定孔教为国教;能科学地分析看待孔教,但采取不可调和的态度反对孔教。陈独秀的这种孔教观有其时代合理性,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其合理性是使新文化运动达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峰,开辟了中国文化的新纪元。其局限性是把繁杂的思想文化问题简单化,完全割裂旧文化,忽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基本精神,带有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闾小波 《学海》2006,(3):54-61
近年来,陈独秀晚年在书信中表达的民主观备受学界的关注,且被有些学者不适当地夸张。事实上,影响陈独秀民主观形成的思想资源,既有当时西方一些“苏联之友”的作品,更有托洛茨基的几部重要著作,尤其是他的《被背叛的革命》一书。挖掘陈独秀晚年民主观生成的思想资源,并不排除陈氏本人对此所作的思考与辨析,更不否认陈独秀在全球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衰落时期的至尊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以来思想界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许多曾经讨论过的问题,经过若干年沉寂后,又会由于某种机缘重新浮出,成为热门话题,引发新的争论。在一般意义上,这种现象在中外学术界并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