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来闽台地区传教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为了克服语言障碍,提高传教效率,针对闽台地区的闽南语和福州话这两大区域方言,编撰了一定数量的闽南腔方言字典和榕腔方言字典.这些方言字典保存了大量闽台方言中业已流变的古音,创制了汉语拼音方案,促进了闽南白话字的产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闽台地区的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
闽台地区的王爷信仰有着众说纷纭的起源传说,背后折射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图景,其核心仪式是"送王船"。本文拟通过文化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房奕 《宗教学研究》2007,4(4):143-147
《现代僧伽》杂志(下简称《僧伽》)是中国近代别具特色的一份佛教期刊,是研究中国近代佛教与社会的一份弥足珍贵的史料遗产。学术界在一般研究中对《僧伽》多有涉及,但真正对其进行全面评述的则尚未有过,笔者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尝试,以候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9日)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呈现过繁荣鼎盛的局面,也遭遇过坎坷不幸的困境。但无论居于巅峰,还是处于低谷,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始终日新又新,从未停止过自我更新和完善的步伐。一个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12月15日至18日,由泉州市文化局、台办、文物局主办,泉州府文庙承办的"首届闽台孔庙保护学术研讨会",在誉为"海滨邹鲁"之地的闽南侨乡泉州召开。这次学术盛会共有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等地的专家学者和社会贤达共100多人参加,共收到各类论文78篇,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孔庙保护与两岸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现择其要者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闽台佛教文化交流周作为海峡论坛的一项重要活动,已成为闽台两地佛教界和信众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已成功举办三届,成果丰硕。相信在闽台佛教界的共同努力下,闽台佛教文化交流周将会越办越好,两岸佛教界的联系将愈加密切,法谊之情会愈加彰显。  相似文献   
7.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在设省之前属福建管辖。台湾历代移民多半来自福建,民间的各种宗教大多从福建传人。台湾天主教会在历史上同福建天主教会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2,(7):66
本刊讯6月18日上午,第四届海峡论坛·闽台佛教文化交流周在泉州开元寺正式开幕。中国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厅长杨志英,泉州市副市长周真平出席开幕仪式。来自两岸的佛教高僧、社会学者、专家等200多人参加盛会。本次闽台佛教文化交流周以"弘一法师的佛教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为主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学术界较少涉猎的《庄林续道藏》为基本素材,通过对其所收道书的研读,钩沉出许多有价值的闽台道教交通史料,并对清代闽台道教文化的交流提出了新见解。指出,清代是道教经典大量传入台湾的主要时期,福建是清代大陆与台湾道教交流的主要门户。从《庄林续道藏》所收道书的经卷的内容、刻刊人或助印人身份以及斋醮文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清代大陆道教正一派三山符箓(龙虎宗、阁皂宗、茅山宗)及清微派、神霄派和净明、闾山派(三奶派)都相续移入台湾,而这些道派的许多经卷是直接从福建传播到台湾的。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0,(7):54-55
本刊讯继2009年首届海峡论坛之闽台两地佛教界人士座谈会之后,2010年6月18日至20日,两地佛教界再次相约厦门,隆重举行以"海峡论坛之闽台佛教文化交流研讨会"为主体,包括"闽台佛教交流圆桌会议”、“闽台佛教界祈福法会”在内的系列交流交往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