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宗耀道长,俗名陈长乃,浙江省苍南县人,一九二二年生于渔农之家。小时候,家庭生活较为富裕,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他八岁那年其母得病而亡;十二岁时,其父病故。家庭生活陷入窘境,在村塾求学的陈宗耀道长也不得不中途辍学。一九三九年春,十八岁的陈宗耀道长到苍南县东南的云台山三元道观出家,拜该观主持蔡理延道长为师学道,涓取道名陈宗耀。陈道长入道后,勤学经典,研习“必修”,砍柴、种地、下厨等样样肯干。第二年,陈宗耀道长获悉道教第二大洞天——浙江黄岩委羽山大有宫道观方丈蒋宗翰律师设坛演戒,说法度人的喜讯时,十分兴奋,因他深知“学道不受戒。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国古代时空文化体系出发考察八主祭祀。认为八主祭祀并不是分属不同诸侯国的不同神祇在专属齐国后被整合才形成的。文中指出:八主是与中国古代时空文化体系相关的一个有明显内在结构的祭祀体系。八主祭祀不是此前研究者们所推想的东夷“夷人”的崇拜和祭祀。这个祭祀体系以中原古代时空文化体系为根干,与燕齐古代长生与升仙文化密切相关。从泰山封禅与长生之间的关系思考,这个祭祀体系很可能是封禅泰山所祭神谱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鲍靓,亦名静,晋代道教徒,字太玄,“禀性清慧,学通经史,修身养性,学兼内外,明天文河图洛书。原籍东海人(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人)约生于公元260年。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鲍靓于蒋山遇真人阴长生授尸解术。多次奉命争战,升官至黄门侍郎,南海郡太守,(当时广东广西两省分为三个郡:南海郡、苍梧郡、象郡)。带他的独生女潜光,世称鲍姑赴任。  相似文献   
4.
"三官大帝"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灵,本文通过对其职司和封号进行分析,剖解其宗教象征意义。在辨析"三官大帝"所包含的宗教象征意义的过程中,以微观考察的方式理解宏观意义上的道教历史,从而揭示道教发展过程中普遍的宗教现象与特殊的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5.
三元宫位于广州市越秀山麓,地接玉门,水陷珠海,乃百粤之名山,道场之福地。始建于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南海郡太守鲍靓建为其独生女“潜光”(世称鲍姑)修道之地,初名越岗院,因地处市北,后人又称为北庙。至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改建为“三元宫”。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六十余年历史。关于三元宫的历史得先从鲍靓及鲍姑谈起。鲍靓名静,字太玄,河南省陈留人(今开封府),素志慕道,得阴长生真人授以丹诀及尸解之术,继又拜葛玄为师。靓是晋代著名道教徒,精通经史、天文、地理、河图洛书等,  相似文献   
6.
林舟 《中国道教》2003,(6):30-34
道教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其他宗教相比,道教的最大特点是除能给人以精神慰藉和精神寄托外,尤其重视自身生命、注重医学养生、追求健康长寿。道教的另一大特点是“我命在我不在天”,相信通过自  相似文献   
7.
李刚 《中国道教》2009,(3):10-14
一、得道成仙--道教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目标 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的人生价值观,以逍遥快乐、长生不死的神仙作为人生的理想目标,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人生构图,这幅图画,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人为之倾倒.神仙形像可以说正是道教人牛观的一种折射,神仙们过的日子说到底是一种归真返朴的生活样态,道教在神仙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之所在,寄托了自我人生的理想目标.神仙自由自在,天真如婴儿,棋琴书面,潇洒似行云,或玄珠无心,或坐忘返朴,或林下论道,或海阔天空,往来无拘束,谈笑有高朋,适性忘情,圆满自足.这种神仙过的日子,也正是道十们所向往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8.
兰晔 《中国宗教》2022,(3):78-79
保生大帝信俗的起源可追溯至北宋中期。明清之际,保生大帝信仰随开垦者渡海传入台湾。此后,中国大陆及台湾的保生大帝祭祀均沿袭古制,与地方民俗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带有闽台地域特色的祭典仪式。如今,保生大帝信俗包含祭祀、进香、祈求药签、巡游等内容,并于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9.
佛教的宇宙观和生命观深刻地影响了中古时代的社会生活.作为佛教中心,隋唐时期的长安提供了一个在思想语境中探讨中古信仰与社会生活的极佳样本.长安的佛教信徒相信在现实的长安空间之外,还存在一个六道轮回的世界.畜生道作为六道之一和人类世界并行而交措.畜禽是身负债孽的人,与人类并无本质区别.将带有灵验感通色彩的动物施给寺院做长生畜或长生禽,是当时一种普遍的信仰活动.这些长生畜禽作为寺院传教活生生的证据,在宗教信仰和城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角色和功能的变迁也反映了唐宋时代佛教世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教礼东方     
严锡禹 《天风》2016,(8):26-27
梁相在《大兴国寺记》中写道:“教以礼东方为主,与天竺寂灭之教不同.且大明出于东,四时始于东,万物生于东.东属木,主生.故混沌既分,乾坤之所以不息,日月之所以运行,人物之所以蕃盛,一生生之道也,故谓之长生天.”《大兴国寺记》中强调也里可温“以礼东方为主”,迥异佛教.东正教和聂斯托利派有一个习惯,祷告时要面向东方,理由是上帝在东方创造了人(参见佩里肯[Pelikan),《基督教传统》[The Christian Tradition],第二卷3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