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丛伟 《中国道教》2015,(2):58-60
<正>《黄庭经》构造了以"一"为大心境界的超越性自我与以二十四真为内容的超个人带。以此为基础,《黄庭经》认为与"一"的背离和割裂,造成了自我与非我的对立,同时也将死亡的枷锁不可避免地套在了每个人身上。如果要摆脱这一困境,关键即在于向"一"的回归,而回归的方式即是认识二十四真,利用超个人带实现向大心境界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决策不确定性是众多组织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不确定性的适当处理,有助于提高组织决策的质量和效能.本文讨论了决策不确定性的生成机制和层次定位,并着重提出和分析了处理不确定性的几种心理学对策,包括减少对不确定性的认知、有效获取信息、结构化与启发式建模、结果模拟与预测、分散风险与组织适应以及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 ,从人类理性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的生产经营条件下的目标设置方式 ,发现不确定性和目标难度对管理者的目标设置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在确定的 ,且任务较容易的情况下 ,目标设置是以一种与理性期望模型相一致的方式进行的 ,而在高度不确定的条件下 ,管理者则倾向于采用渐进适应的模式设置目标。对管理者的经营活动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发现 ,在高难度的任务目标情景中 ,决策者更多地从战略的层次 ,而不是从具体的层次上寻求实现目标的途径 ,从而提出了目标难度与实绩的“策略搜索层次”假设  相似文献   
4.
倪渊  李翠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5):711-730
多层次积极追随力是创业企业成长的重要保证。已有研究强调不同显性领导对积极追随力的影响, 结论存在较多争议。对此, 以内隐领导理论为基础, 构建了“内隐创业型领导-积极追随力”的多层次互动模型。根据此模型, 内隐创业型领导通过关系认同和领导代表性对个体与团队积极追随力产生促进作用; 团队积极追随力通过积极心理资本塑造内隐创业型领导; 团队差序氛围、员工传统性和领导特质调节焦点是互动关系重要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5.
时间记忆层次网络模型的实验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采用分类性实验材料,使被试在对词单项目加工时形成较清晰的群集,进而形成时间组块,目的在于对时间记忆层次网络进行直接检验。其中时序判断用反时间时和正确率两种反应指标,时距估计用再现和口头估计两种方法。结果发现,时间信息记忆既存在层次网络的特征,又存在线性结构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论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与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结合是一个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中医理论研究人体外部现象的变化规律,以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具有整体联系、动态把握的合理内核。而目前现代医学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并不能完全揭示生命现象本质,因而也不能完全解释中医现象。这种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自然辩证法观点认为层次越低、结合越紧密。分子导次是具有生物意义的最低层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现可能在一个新的高度阐明人体本质,也使中医现象  相似文献   
7.
塔斯基首先提出关于真之定义的T模式即:"p"是真的,当且仅当,p。随后他又用X取代T模式中的"p",并且用"满足"来定义"真"。本文一方面根据"内容恰当性"要求,提出另一种模式T′即:"p"是真的,当且仅当,p是存在的;用以补充T模式,并完善塔斯基的语言层次论。另一方面根据"形式正确性"要求,指出塔斯基对T模式的这两项修改都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将"智慧"这个词与孔子、耶稣、所罗门王等传奇性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或者用来评价一些成功人士。但智慧真的与普通人无缘吗?我认为并非如此。"成功"是评判智慧与否的一个参照标准,然而智慧却包含了不同层次。一个人也许达不到现代社会普遍意义上的成功(获得名和利),但也可以因为经验的积累而在某些方面展现出智慧;有一些人具  相似文献   
9.
资质过剩感是指个体认为其资质超出所从事工作的实际需要的主观感受。在当前各类组织当中,资质过剩现象普遍存在,资质过剩感的影响效应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资质过剩感在个体层面的消极效应,而对其潜在积极效应的探究略显不足,并且忽略了对团队层面资质过剩感的关注。为此,本文将综合组成型方式和汇编型方式来分析和探索团队情境中资质过剩感的构成及其影响效应。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其一,探究团队资质过剩感构成对团队工作产出的积极影响;其二,考察团队资质过剩感构成对个体工作产出的跨层次积极影响;其三,考察在资质过剩感团队差异化条件下,个体资质过剩感对其工作产出的积极影响的出入。本文预期将扩展资质过剩感在团队情境中的研究,更好地指导企业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0.
郭斯萍 《心理科学》2005,28(4):1020-1022
本文一方面从“生物性”与“精神性”两个人性层次透视自我,将自我视为一个由“生物自我”与“精神自我”组成的、以“生物自我”为基础“精神自我”为目标的对立统一体;另一方面又从“内容”与“功能”两个意识维度解析自我,将自我看成既是一个意义的存在又是一架认识的“机器”。自我便是一个由上述两个层次与维度有机组成的心理系统,这里的“有机”的涵义主要体现在,不仅生物自我与精神自我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结构,而且这两个层次又都各自表现为内容与功能相互联系的认识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