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哲学诠释的传统有密切关系,王弼和郭象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时期,自此以后,以较完整的经典注释的方式阐发思想家的哲学体系就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朱熹、王夫之是古代哲学诠释传统的高峰,牟宗三则是这一传统的现代代表.本文认为,西方诠释学从原则上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体系重构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和论证,但西方诠释学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中国哲学的诠释传统,中国的哲学诠释传统的典型形式是以经典诠释的方式进行哲学体系的建构或重构,打破了西方诠释学理论所说的"诠释的循环",从而构成了对西方诠释学的一种挑战,回答这种挑战就可以丰富和发展诠释学理论,并有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合于理解和说明中国哲学传统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2.
《小品般若经》批判传统的远离人世至山林空寂之处修行的方法,提倡以清净解脱的般若心和慈悲济世的菩萨行返回人间。这一新解脱理论旨在为正在兴起的大乘佛教塑造菩萨的新理想人格。郭象在其朝隐论中所描述的身在朝廷心在山林的圣人形象,开始为中国士人的心理结构注入自我解脱的因素,形成既积极参与社会政治事务又从世俗的名利权位解脱出来的新理想人格。郭象的圣人形象与菩萨形象有不少相似的特点。而文本的和历史的种种证据表明,郭象很可能阅读过《小品般若经》的两个早期译本及其它早期汉译佛典,并受到其一定影响。这一影响有助于郭象完成玄学统一自然和名教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魏晋玄学是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产生在中国哲学史上引起了一场划时代的变革,表现在它不仅最终结束了统治两汉时期达数百年之久的经学传统,同时也开创了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代玄风。经过这一时期的洗礼,不仅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哲学抽象思维水平,而且玄学本身无论在理论形态、概念范畴、思维方法以及向其它文化领域扩展渗透所形成的时代精神风貌,也颇为新颖独特。本文仅对魏晋玄学中包含的必然和偶然及其关系的思想作一发微并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4.
魏晋玄学关于宇宙本体思想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玄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它出现在魏晋时代到底有何思想价值?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为什么在继先秦诸子、两汉经学之后要出现和能出现这样一种以究玄为主要方式的思想文化?对这一问题的解读,尽管离不开对魏晋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状况的分析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魏晋玄学之历史发展的分梳、阐述,但主要的方面不应是对魏晋玄学作史的考察,而应是对其作哲学的考察,即首先要确定玄学思想的哲学主题。  相似文献   
5.
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几乎完全是通过对表达初始哲理智慧的先秦原典的注解而体现出来。这看上去也许不可思议,通过几部原典的不断注解怎么就能展现出思想的再生性和无限丰富性呢?的确,如果把注解只看作是对原典本意的再现、复制或还原,而我们又真的能完全做到了这一点,那么除了思想惊人的单一性之外,我们肯定什么也得不到。但是。  相似文献   
6.
郭象是以其《庄子注》流芳于世的。魏晋时期,庄学大盛,不仅谈者云起,且注家星布。于诸家注释之中,郭象特会庄生之旨,不仅对《庄子》之篇目进行分并改隶,厘析编定,而且对其义理也适应时代和学术发展的要求予以阐发,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性分”观念是郭象在注释《庄子》的过程中所提出的重要思想主张,集中反映了郭象理论体系的某些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Signs of complete integrity is one of the inner chapters of Zhuangzi,which discusses the state of true man.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ity,which is called spiritual world,the personages cited in this article are almost of disabled individuals. That these disabled individuals look distinctive,lovely and reverenced,is not because of their disablement but of ignoring this disablement or transcending it on their mind. The state of transcending common customs and common people,the lofty and su...  相似文献   
8.
性理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学术形态,本来专指宋代理学。但是性理之学本身有一个历史形成过程,从学术谱系来分析的话,玄学应是古代性理学的早期形态。本文从玄学的方法特点出发,探讨了刘劭、王弼、嵇康、郭象等玄学家的性理学说,肯定了他们的性理思想对宋儒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西晋中期思想界可分为三派:理想派、宏放派、折衷派。虽然三派的基本思想倾向都是融合儒道,然而各派的思想支点又各不相同。由理想派崇儒到宏放派尚玄,再到折衷派援儒入玄,是西晋中期思想演进的轨迹。折衷派思想体系完备,它试图以援儒入玄为切入点,消弭儒玄的思想冲突,论证尚君、崇礼、治政,重建士族的皇权与国家意识,进而消弭皇权与世族的权力冲突。因此,从深层次上看,西晋中期的思想核心是围绕着维护与强化皇权问题而展开的,这恰被过去史学界所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