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紫柏尊者     
真可(1543—1603)大师,俗姓沈,字达观,晚年自号紫柏,门人称为尊者。自己也谓皮毬道人。万历中,慈圣皇太后钦佩师之道风,神宗皇帝也雅知师之学行,曾曰:“若此真可名一僧。”(《紫柏尊者别集附录》)遂取之为名。真可,世居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  相似文献   
2.
陈巍  王勇  郭本禹 《心理学报》2021,53(4):431-540
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深刻影响, “本能”这一概念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逐渐成为人类和动物心理学的核心议题。年轻的中国发展心理生物学家郭任远在美国心理学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本能运动。返回中国后, 他持续阐发其激进行为主义思想, 推动了“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三场争论之一”的本能论战。这场争论不仅促使艾伟、潘菽、高觉敷等心理学家纷纷参与, 还吸引了周建人、李石岑等公共知识分子的目光。郭任远的理论主张与实验工作, 桥接起了本能争论的中国与世界战场, 并激荡起诸多积极、消极与混合反应。论战加速了本能的心理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从“扶手椅”迈向“实验室”, 也深陷混淆发育解释与进化解释的历史圈套。虽然郭任远及其推动的中国本能论战并没有实现对本能心理学的“完结”, 但却揭示出语义和信仰在科学研究中的认识论价值。这种理论渗透的意识形态最终确立起郭氏在行为科学史上独特的学术地位, 并为本能演变成“未完结”的、开放的科学问题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附郭城隍庙进行实证考察后认为,附郭城隍庙在五代至明初之间曾有少量存在,明中叶开始大规模建立起来。但这两个时期建造的附郭城隍庙,因为所依据的信仰观念不同而有着本质的区别。尤为重要的是,明清时代附郭城隍庙的建造,使得城隍庙建置呈现出“一城数庙”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在新疆有着悠久的历史,受多种因素影响,城镇和牧区蒙古族对藏传佛教的态度存在差异。本文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角度分析二者的态度现状。发现用知识作为衡量标准,城镇略好于牧区,但二者宗教认知都较差;城镇和牧区普遍具有超验感,牧区的安全感需要明显强于城镇,城镇的宗教情感出现以安全感为主,多种情感并存的发展趋势;除诵念经文外,二者的宗教行为都较高,牧区所有宗教行为都明显高于城镇。  相似文献   
5.
明朝以降,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丰富多彩的时期。毋庸置疑,在不同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的历史阶段,广东体现出了开放性、兼容性和进步性。当我们回眸历史,就会发现明末清初天主教第三次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在广东,也留下了墨彩浓重的一笔——"东方宗徒"方济各·沙勿略试图叩开中国大门未果而抱憾病逝于江门上川岛,以及"中国传教第一人"利玛窦在肇庆开始的中国之旅。  相似文献   
6.
中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郭任远在1927年至1937年间系统开展了动物搏斗的实验研究。虽然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为了探究动物行为发展的先天-后天二分法存在矛盾的问题,却为郭任远晚年的行为渐成论思想提供了系统的科学证据。郭任远提出的动物行为发展的五大因素假说开辟了发展生物心理学这一全新的交叉学科领域,为国际动物行为学与比较心理学提供了一条整合胚胎学、生物化学、系统动力学的发展科学进路,影响日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