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11日,由威海市道教协会主办、刘公岛博览园协办的迎中秋道教文化演艺会在威海市新闻大厦隆重举行。本届演艺会的宗旨是"弘扬道教文化,共建和谐社会",特点是"就地取材,各市区、各宫观、各民乐团体共参与",把《道德经》、道教音乐、道教武术、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2.
新出清华简以及相关传世文献的证据表明,《书序》的成书年代在公元前289年到公元前213年之间,它既不是孔子所作,也非刘歆等人伪作,而是这一时期的儒家后学托名孔子所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道教》1995,(3):30-33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是在继承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主要是道家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正式创立教团算起,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的思想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交融为一体,但又具有自己的风骨与特色。犹如汪洋和大海。中国传统文化是浩瀚的大洋、道教文化则是这大洋中的一片辽阔的大海。  相似文献   
4.
圣人在汉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成为一“索引词”,无论是从哲学、史学、文学等上层文化去透视,还是从礼仪制度、道德伦常等下层文化来审察,均能发现圣人以及圣人观念的普泛性,这种普泛性对整个文化传统具有较强的统摄作用。圣人为文化传承者所塑造,又是其企慕的最高理想人格,成为华夏文明创造发展过程中赖以汲取的精神资粮,也成为人们生活中应当奉行的最高人生准则。由于儒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占居社会意识的主流地位,一提到圣人,人们思想中自然会呈显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等儒家推崇的圣人形象。儒家士人不仅赋予这些圣人以政治理想上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12,(5):45
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第81章相传,一日晌午,李耳耕地回来,在村口遇一个自称卖牡丹根的人,此人逢人就夸耀自己牡丹根:"大家来看我这牡丹根啊,非一般的牡丹根所能比。把它栽到土里,无需数日就能开出五色的牡丹花,而且香气逼人,香味还能医治百病呢。"众人听得入神之际,他还唱起了顺口溜:  相似文献   
6.
众教领袖会温沙共画宏图护寰球──记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首脑会议谢宗信,张继禹,曾传辉在1995年中国道教的对外交往中,有一起具有非同寻常意义的事件。那就是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性宗教──道教,第一次独立地派出它的代表,走出国门,出席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首脑会...  相似文献   
7.
丘长春真人,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公元1148年戊辰(金皇统八年、南宋绍兴十八年)正月十九日诞生于山东省登州栖霞县滨都乡。 幼亡双亲,跟兄嫂度过少年时代。自幼敏而好学,博闻强记,酷慕玄风,与人言谈“非长生久视之说不道,非骖鸾跨凤之语不咏。” 金大定七年丁亥(1167年)丘长春十九岁弃俗入道,居昆嵛山。是年闻王重阳祖师在宁海全真庵传道,即往拜师,成为其高足弟子。  相似文献   
8.
卦序问题是《周易》象数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孔颖达明确提出《周易》经文六十四卦次序以“二二相耦,非覆即变”为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直接推动了《周易》上下经卦数不均问题和“观象系辞”问题的研究。上下经互变之卦的数量不均,是导致上下经总卦数不等的直接原因,而之所以如此安排又有其特殊之用意。诸卦“非覆即变”之象是作《易》者名卦和系辞的重要原则,因而较之于马王堆帛书《周易》卦序,传世本《周易》卦序应当是更为原始的卦序。《周易》经文卦序从整体架构到具体组合排布都有一定规则在其中。  相似文献   
9.
焦长权 《学海》2022,(6):19-30
差序格局在“推己及人”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某些圈层更加硬和实,另一些圈层则更加软和虚,体现在丧服制度中就是期服、大功服和缌麻服这几个“节级”的特殊性。同时,差序格局中的各圈层也不完全处于同一平面,某些圈层“悬浮”于己身所在圈层之上,某些圈层则下沉到这一平面之下。差序格局具有“尊尊”维度,是一种立体性的差序格局。  相似文献   
10.
沈剑英 《法音》2007,(5):43-43
因明是一门古老而艰深的学问,它是佛家吸取“外道”的论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逻辑系统,尤其是印度中古逻辑之父陈那所缔造的新因明,更是后来居上,独领风骚。唐三藏法师玄奘取经东归,传译了新因明,开汉传因明之滥觞。其时奘门弟子研习因明蔚为风气,诸大德更竞造文疏,盛于一时。然而好景不长,因明即随着慈恩宗的衰落而式微,犹如“山僧独在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