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动画在美学探索的道路上,经历了辉煌、变革、新探索三个时期。它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心理,既是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不断探索创新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意识、传统文化心理渗透的结果。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动画创作者们不断总结和调整着创作思路,以期在国际动画舞台上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当代比较哲学研究已超越了平行式的传统对比方法,开始自觉走向一种所谓建设性交锋与交融策略。(Mou,pp.337-364)这种比较哲学方法的目标在于,使来自不同哲学传统的思维方式,能通过反思性批判或自我批判而相互学习,从而在所共同关切的重要哲学问题上做出贡献。本文首先  相似文献   
3.
漆艺与其他艺术学科门类相比较,它最具有生活性,是用的艺术,而不是看的艺术。一旦漆艺失去生活的、民用的与通用的工艺特点,它的命运只能是进入博物馆而变成墙上的艺术。漆艺作为造物工艺,它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艺术性,与美学有着家族相似性。在当下,漆艺就是生活的美学,美学的生活关乎漆工艺。笔者就此略论现代漆艺与美学的生活性与当下性,以期为当代漆艺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川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历史上的一个瑰宝,是我国戏曲艺术中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川剧有自己很多的特色,为别的剧种所无.单说"变脸",适应民俗娱乐审美需要而产生,经历代艺人创造,结合川剧不同剧目剧情、塑造人物的需要,就有丰富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河南博物院藏汉代彩绘男俳优佣,此俑赤裸上身,歪头鼓肚,十分可笑,表现的应是俳优。此俑虽是小件,但以小见大,神气内含,气势恢宏。形式简洁又有古拙之势,既厚重、稳固,又恣意、张扬,有股贯穿的生命力在涌动。整个形态可以说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完美程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从认识论、实践论、心性论三个层面论述了道家气思想对气韵本乎游心这一美学命题的哲学基础性影响,归纳出道—气—心—性—德—虚静—美的命题,认为虚静之心无论对于宗教修炼还是艺术创作都是根本的起点和最终的极境,人之身心正是在虚静中才能体悟到道家之道、道教美学之美、内丹之仙、中国艺术之气韵。  相似文献   
7.
和司空见惯的众多美学著作相比,这是一部采用讲述式风格、案例式列举和专题式结构而形成的耳目一新的著作.作者让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直入个体性的感知,呈现生动性的形象,成为有机性构成的独特方式,从“发生学”的意义上为生命美学尝试了一次颇有启发意义的生命还原.  相似文献   
8.
翟墨从事美学、美术学、设计学研究,其远创理论成果为全息文明模式、大一美学体系、创悠设计理念、四分思辩方法.他出版个人著作18部,发表论评近千篇,主编著作10种80余部.  相似文献   
9.
观赏植物以其多姿多韵的节律感、装饰性和丰富的色彩,装点了这个大千世界,以其特有的香气沁人肺腑,以它的保健作用过滤了我们的空气,又以其人文诗化给我们提供了丰厚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0.
"审美主体"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的生成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过程.在美学史上不乏美学家对审美主体作出理论上的诠释和规定,但直到康德为止,其理论内涵才被真正确立下来.本文试通过对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进行的具体分析,从中得出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必须恪守的原则,即非功利性、无概念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通感,这些原则为审美主体的确立以及审美主体的自律具有理论上的奠基意义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