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逻辑在先”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曾经指出要进入并研究哲学"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技巧"[1];柏格森更为明确地讲"研究哲学,就在于扭转思想活动的习惯方向."[2]进而言之,这一扭转乃是进人哲学研究的"门槛",只有跨越了这一门槛,才有可能登堂入室.这一门槛就是:从时间在先转向逻辑在先.  相似文献   
2.
儿童逻辑关系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追踪研究和横断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7岁、9岁和12岁儿童的逻辑关系认知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儿童的认知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不同项目间差异很大,而且不同实验项目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儿童间的个别差异也很大,这主要与儿童的家庭教育程度以及城市与郊区不同学校教育条件等因素有关,并且儿童的逻辑关系认知能力与儿童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以及儿童的智力水平有很高的相关。另外儿童的物理逻辑认知并非都按固定不变的顺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意义”和“解释”这两个词具有一种相似的多义性,从而形成了两对术语。而且,这两对术语具有某种以前没有得到注意的语义相关性。第一,对术语是一个本的意义(下写作C-意义)以及相应地适合于这种意义的解释。大体说来,C-意义是一次成功的交流的一半或一个方面,而听的解释是另一半。第二,对术语是某个事物、状态或事件的意义(下写作S-意义),以及相应地适合于这种意义的解释。大体说来,对某物的正确解释即是关于该物的重要性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社交 1.社交是思想的互动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心理学家雅诺乌什克揭示了人们在思想沟通中的逻辑关系,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沟通公式是K(沟通者)——C(表述)——P(接受者)。这个公式表明,在人际间的思想沟通过程中,存在着沟通者、表述、接受者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贾佳 《哲学研究》2012,(11):102-108
<正>"随附性"(supervenience)是一个表示不同属性之间某种特定作用方式的关系概念。如果A属性随附于B属性,则"不可能在B属性不变的情况下,A属性却产生变化(there cannot be an Adifference without a B-difference)"(McLaughlin and Bennett),这是对"随附性"含义的形式化说明。"随附性"表明了一种特殊的逻辑关系,其中的"不可能"表明"随附性"关系具有一种"模态强  相似文献   
6.
论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合理性”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时常倾向于努力运用形式的术语来描述其特征。例如,可以认为合理性就是逻辑连贯性。我们可以称一个既肯定p又肯定非p的人是不合理性的。广而言之,一个明目张胆地进行违背他自己的利益、或者违背他自己公开宣布之诸目标的活动的人,也可以被认为是不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逻辑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生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绝大的比重 ,内容丰富渊闳。本文将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人生哲学思想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探讨其中包含的基本问题及其逻辑关系。中国传统人生哲学 (“性命义理之学”)基本理论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阐释天人关系、人性的“性命”学说 ,二是说明人生最高准则的“人道”论以及对人生范畴的讨论 ,三是说明修养途径、方法和人生境界的“为学之方”。而其中“人道”论则是该理论系统建构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心理品质"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国方 《心理科学》2003,26(3):566-567
众所周知,心理品质是心理学概念体系中顶“半边天”的概念,动态过程和静态品质构成心理活动的两维。稳定的心理品质构成了人的个性,决定其心理发展水平。因此,正确理解心理品质直接关系对个性的培养,是一个急待要解决的问题。关于心理品质的表述,未见有争议文章,似乎已成定论,其实颇值得研讨。本文试图澄清心理品质表述中的混乱现象,旨在构建科学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体系,同时企图理顺概念体系的逻辑关系,并对能力和性格培养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初学者形成良好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