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造物艺术是通过物品的形态语言而传达出一定的审美境界,体现出一种审美愉悦和审美功能的.它的造物理念,体现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是社会的和谐之美;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是天人合一之美;体现在人与物的关系中,是心与物、文与质、形与神、材与艺、用与美的统一.总之,中国传统造物艺术具有五种美的特征,即灵动美,意匠美,雅致美,材质美,工巧美.由手其深厚神秘的东方风采,丰富神奇的质感肌理,诗情画意的优雅意境,以及对细部的精致处理,使得中国器物造型耐人寻味,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2.
人造物概念的表征:功能、意图和目的论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概念结构研究从“相似”到“解释”的理论转向为背景,评述人造物领域的“意图-历史论”(Bloom, 1996),提出人造物概念结构中自上而下的约束是来自“使用目的”而不是“设计意图”。分析近期报告的大量实验,最后提出人造物概念表征的“基于使用的目的论”的解释模式和人造物归类的双重目标模型。  相似文献   
3.
柔弱胜刚强     
造物之初,仙人掌被点化成最柔弱的东西,娇嫩如水,于仙人的手掌中,稍一碰就失掉了生命。上帝于心不忍,在其晶莹的心之外加了一套盔甲,坚硬如铁,上面还带有伤人的刺。从此,再也没人能看到仙人掌的心,凡想接近她的生物,都会鲜血淋漓。很久后,一位勇者剑出剑落,仙人掌最终显露出绿色的液滴。经年封闭的仙人掌之心,因无人了解的寂寞,化成了滴滴泪水。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2,(7):F0003-F0003
大门两侧醒目的一副对联“造物宏恩包罗万象,救赎妙道直贯古今”。教堂的主体结构是中国特色的“穿窦式”木制结构,8根布局和谐的黑色大圆柱分布在大厅两排。每一瓦片上都印有一只展翅翱翔的鹰,预示着教会“如鹰展翅上腾”,圣台上方是“神爱世人”的匾额。教堂的墙体配有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  相似文献   
5.
四十而不惑     
圣奥斯定说:"凡与天主无关系的爱不能是圣善的,只有爱天主的人才能适当地爱自己和别人。"奉献自己是爱情的慷慨目标。不知奉献自己的人,不知"爱"为何物。爱人者裨益自己,使人爱者裨益他人。天主是爱,他爱一切受造物,尤其愿意人的心归向他,为能把人有限的爱融合到他好似汪洋大海的圣爱中。  相似文献   
6.
袖子是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服装整体的造型与风格。连袖作为东西方最古老的袖子形态,以其独有的造型特征和内涵丰富的艺术性在整个服饰文化框架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看似单纯的袖子却隐藏着丰富的技艺奥秘,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人为物本,物为人用"的造物思想和"材美工巧"、"器完不饰,素朴质真"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舌头与言语     
李世峥 《天风》2012,(7):21-24
我们应该对言语方面的追求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要竭力按着圣经的教导去行。经文:雅3:10-11所有受造物中,上帝唯独赐予人类能说会道的舌头,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舌头,慎重地运用言语。《雅各书》提醒我们:"我们用舌头颂赞那为主、为父的,又用舌头咒诅那照着上帝形像被造的人。颂赞和咒诅从一个口里出来,我的弟兄们,这是不应当的。泉源从一个眼里能发出甜苦两样的水吗?"(雅3:9-11)  相似文献   
8.
梅花冲寒开     
孟素 《天风》1996,(6):33-33
江阴市基督教堂的庭院里,绿梅冲寒而开。灿灿的梅花挂满树枝,阵阵馨香扑鼻而来,到教堂来的莫不交口赞美! 环顾庭院四周,除了松柏之外,其他花树都光着杆枝,在寒风中颤动。 看着看着,我不禁赞叹天父造物的奇妙!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古人对梅的颂赞。  相似文献   
9.
神话与科学     
何江胜 《学海》2001,(5):149-152
神话是人类形象思维的产物,涉及自然世界和人的主体世界,用形象的方式解释自然,表现人生,反映真实.科学依赖人的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客观世界及其种种现象为研究对象,解释和探讨客观规律.两者都是人类生存有益的建造物,都在力图构建人类理想的客体和主体世界.  相似文献   
10.
王哲  孙宇浩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9,41(4):283-291
已有研究显示物体的成因等变量会影响人造物概念的分类;但这种影响的中介变量为何,基于设计和基于用途的理论有不同的假设。实验采用物体自由命名任务,在陈述物体的功能时,操纵角色词的类型(旁观者“有人”和使用者“你”),比较被试对物体的命名在领域水平的分类倾向。结果发现,呈现“旁观者”角色词时,呈现或不呈现物体自然形成的成因故事会造成不同的分类倾向;但是在呈现“使用者”角色词时,成因故事对分类倾向的影响消失了。提示物体的功能是成因和分类的中介变量,支持基于用途的人造物分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