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合安 《天风》2004,(11):6-8
爱能使我们从别人的需要中看清自己的责任,爱能使我们甘心顺服主的话并乐意接受主的托付。面对时代,面对这个世界,我们有否看见自已的责任?我拿什么给他们吃呢?我们有否清楚自己所有的太少?我们是蒙神拣选的人,神把传福音的使命托付给我们,神爱世人,我们也要把目光转向世人,而不是单单信主的人--  相似文献   
2.
万物从容     
我观察花草树木已经30多年了,从冬到夏,从春到秋,年复一年,现在终于有了点发现,那就是:任何一株花草树木都不急,万物从容。在一年中,它们都要开花一次,都有属于自己最美丽的瞬间。它们不提前,也不滞后,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它们都知道,造物主早就安排好了,每株花草树木只有一次开花的机会,不会多,也不会少。梅花开放的时候,桃树静静地看着,一点也不急;白玉兰翩翩坠落的时候,茶树知道该它们上场了。池塘的鱼儿也不急,它  相似文献   
3.
赵汀阳 《哲学研究》2012,(8):72-80,129
一、存在论换位自然的存在必然是如此这般的,一切别无选择就不会产生思想问题。自由意味着可以选择的多种可能性,因此,自由就是不自然。如果说事物是自然而然的(to be as it is),那么,自由所为之事就是使存在不自然(to be as it is not)。万物的存在性质是"平凡"(这是张盾的深刻见识[参见张盾,第352页]),而万事的存在性质却是奇迹,即使是人人习以为常的事情,比如购物或者上网,在存在论上都是奇迹(相比之下,谋杀并非奇迹,而是平凡的,尽管谋杀的原因可能是不平凡的)。人类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是绝对的一神论,"认主独一"是伊斯兰教的核心思想,它强调真主的独一。整部《古兰经》的主旨,就是在围绕论述真主的"独一"这一主题而展开的。认识真主的独一,即是确认宇宙万物内外作为造物主的真主安拉只有一个,并且独享人与万物的崇拜。《古兰经》认为,先知穆罕默德的使命就是为了维系和加强先知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穆萨(摩西)的"纯正的"一神教,还原先知尔萨(耶稣)的人性及其使者身份,恢复上帝的独  相似文献   
5.
“给,都给,全部都给。”这正是基督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不但那时做了,现在还在做“全部都给”的工作。他给我们的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法律式的缚束,而给我们的是他的爱。 基督的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泉源。我们的导师、我们的师保一圣神在不断地呼唤,引领我们去接受拥有此泉。此泉使我们能够战胜并且拥有一切的以及无所不能的法宝。谁若拥有并已会用此法宝,他将会拥有所有的一切。 这是因为:基督的爱是一种催生生命的伟大力量,它能催生出人的真正幸福与快乐。倘若你真的拥有并善用了它,你就会体验到生命的存在;你若拥有了…  相似文献   
6.
江竹 《天风》2004,(11):9-9
全能的神配得荣耀,诸天正在述说神的荣耀,穹苍正在传扬他的手段,受造之物本身证明神的大能,将荣耀归给他。我们是神精心造成的,我们要将荣耀归给他。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美学家们大多主动放弃了"美的本质"问题,据说"美的本质"是一个假问题;与此同时,某些卓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则津津乐道于"自然美",声称自己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滇西行     
靖玖玮 《天风》1995,(10):34-36
应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两会的邀请,我和李崇明同工于7月18日前往州第七期培训班授课。这次前后共20多天,少数民族教会的许多情况使我感触很大,收获颇多。为此,愿用此文,使弟兄姊妹对民族教会有一点了解。大理乘车路过仰慕已久的大理市。大理,是南诏古国的都城,因其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气候宜人,享有东方日内瓦的美称。身临其境确实名不虚传,造物主的奇妙,在苍山洱海的杰作中,使我们叹为观止!自然美。  相似文献   
9.
音乐的艺术魅力似乎尤其难以被言说,因为音乐作为抽象艺术显得虚无缥缈,简谱记谱法把音乐转化为某种"视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魅力主要源于重复和对称的变体,重复带来的是力量感,对称带来的是均衡感。自然规律被理解为造物主控制世界的工具,就有了最高的自然美。最高自然美是造物主运用自身智慧(表现为自然规律)实现自身目的的过程。"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主张,折射出中国文化无视个性(独创性)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蝈蝈的歌声     
杨泉林 《天风》1996,(8):29-29
夏末的深夜,南风习习,静谧、安恬,人寰沉沉地酣睡了。 “瞿、瞿、瞿、瞿!”哪里来的这脆声声、清幽幽的音乐?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引人遐想。我伸手摸出早已摘掉的助听器重新戴好,循声望去,半轮残月的幽辉下,窗上的把柄上,吊着一只小巧的竹笼。乐声是从那里面飘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