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智强 《学海》2011,(2):199-205
选择性执法是行政主体应对复杂的社会情势和违法行为高度不均衡分布的一种手段。选择性执法具有权力性、不确定性和目的性特征,它在使行政主体获得高度的灵活性和行政效率,有利于完成行政执法任务的同时,也牺牲了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助长了行政执法中的机会主义,并鼓励人们守法上的投机心理和行为,不利于法治。应当对选择性执法持较为严格的态度,保证其执法目的的正当性,并采取具体的方法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2.
李杰  杨悦  赵婧 《心理学报》2021,53(8):821-836
通过分别以高频汉字(实验1)和图形非言语材料(实验2)为刺激的两个联合视觉注意任务, 并采用基于Budensen视觉注意理论的参数估计方法, 系统地探查小学三~六年级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同时性加工技能缺陷的内在机制。以43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46名生理年龄匹配典型发展儿童为被试, 每类被试均被分为小学中年级组(三、四年级)和高年级组(五、六年级)。两个实验均发现不同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在知觉加工速度参数上显著小于控制组儿童。在空间注意分布权重参数上, 实验1的结果显示, 不同于控制组儿童向左侧化发展的注意分布模式, 两个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均表现为无偏的注意分布; 而实验2未发现显著组别差异。且这两种同时性加工子技能分别与不同水平的汉语阅读技能密切相关。结果表明,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同时加工多个视觉刺激时存在持续的知觉加工速度缓慢的问题, 在同时加工言语类刺激时还表现出异常的空间注意分布模式。本研究有助于从基础认知层面揭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缺陷机理, 为进一步设计相关的提高阅读效率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讨幼儿在准确性线索和共识线索冲突情境下对自然与社会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特点。实验1探究幼儿在线索冲突情境下对自然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选取88名4~6岁幼儿,采用对物品命名的方法,结果发现4岁幼儿依据共识线索进行信任判断,而5~6岁幼儿依据准确性线索进行信任判断;实验2探究幼儿在线索冲突情境下对社会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选取94名4-6岁幼儿,采用对人格特质命名的方法,结果发现4岁幼儿依据共识线索进行信任判断,5岁幼儿对两类线索没有做出偏向性选择,6岁幼儿依据准确性线索进行信任判断。实验3采用被试内设计,探讨5岁幼儿对两个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验证了实验1和实验2的相关结果。结论:在线索冲突情境下幼儿对不同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具有不同的年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4.
邓英才 《现代哲学》2002,(3):108-112
关于绿蓝问题的讨论一直在持续着。逻辑操作路线更为“本质”的方法,即“自然类’他们的思路。蒯因和伽登佛斯寻求的是比纯粹的语言和和“概念空间”的解决方法,本文试评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预警提示-目标探测"范式,对视觉刺激探测的警觉性注意特征进行初步探索。实验一表明,随着预备到目标刺激的时间间隔(interstimulus interval,ISI)变化,固定位置上探测目标刺激的速度也随之变化,并且对大概率刺激的探测更快,表现出了警觉性注意的稳定性和选择性特征。实验二进一步考察了目标刺激在不同ISI和不同空间位置的情况,除发现与实验一相似的结果以外,被试探测目标刺激的速度随注意视角增大而下降,表现出了警觉性注意的集中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应用情绪版本的外部线索任务,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考试焦虑的产生是由负性刺激的警觉还是脱离困难导致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及这种注意偏向(警觉与脱离成分)发生的具体时间进程。行为实验结果发现,相比起低考试焦虑个体,高考试焦虑个体对考试相关威胁刺激存在注意脱离困难。脑电实验结果中,P1成分揭示高考试焦虑者对考试相关和无关威胁线索后靶刺激的注意处理削弱;考试相关威胁线索后靶刺激诱发的P300对于高、低考试焦虑者具有临床鉴别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选取大学本科生33名,采用情绪启动范式与再认范式相结合,要求被试依次完成情绪词识记、目标面孔性别判断及情绪词再认任务,探讨保存于工作记忆中的情绪性刺激对面孔性别判断任务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中性和恐惧情绪启动刺激条件下,被试对目标面孔性别判断的反应时要显著长于悲伤条件。(2)在愉悦情绪启动词条件下,线索提示有效性差异显著;在无效线索提示条件下,启动刺激的不同情绪效价差异显著。(3)对情绪面孔性别与被试性别一致性/非一致性两种条件下反应时对比发现,男、女被试在情绪面孔性别判断任务中均表现出异性相吸效应。综上所述,保存在工作记忆中情绪刺激会对面孔性别的识别产生自上而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视觉选择性注意加工的优先效应与加工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学民  舒华  高薇 《心理科学》2003,26(2):358-359
1 问题提出选择性注意是注意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往的注意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 ,不同理论及相关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 :什么特征的信息更容易引起优先注意 ,即注意优先权(AttentionalPriority)。影响注意优先权的因素主要包括线索提示与位置、分心刺激数量、目标特征、线索与目标的间隔时间、目标动态变化等。如Posner等研究发现中央线索与目标一致的反应时较不一致要快 ,注意的有效集中与有效线索指向的目标获得优先加工 ;Christopher、Sears等研究发现 ,有效跟踪的目标具有注意优先权 ;Yant…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注意加工机制上学困生和学优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金志成  陈彩琦  刘晓明 《心理科学》2003,26(6):1008-1010
本实验使用正、负启动技术 ,在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下比较学困生和学优生在选择性注意加工机制———目标激活和分心物抑制方面的差异 ,进而探讨学困生在选择性注意加工机制上所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 ,学困生和学优生的正启动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学困生的负启动量显著小于学优生 (p <0 .0 0 1。这一结果说明 ,学困生在对目标反应期间易受分心物干扰 ,其抑制分心物干扰的能力较弱。同时启示我们应注重训练学困生抑制分心物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全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光学成像技术,对古典的光学有着重大的贡献,在近几年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全息影像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并逐渐深入到现代生活的应用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