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时下中学生早恋现象屡见不鲜,早恋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很多家长和教师闻"恋"色变,往往处置不当,弄得满城风雨。不但不能改变学生的做法,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演变到出现逃学、离校出走等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情况。因此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早恋,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是青春期教育的关键,分析中学生的恋爱心理特征,为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新时期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心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探讨了我国矿工群体不安全心理的状况和表现,编订与矿工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不安全心理测量工具.方法:从矿工不安全心理主题入手,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所获资料,并对2033名矿工进行施测,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问卷.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矿工不安全心理包括安全无奈感、逆反心理、麻痹心理、临时心理四个方面;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问卷的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结论:矿工不安全心理问卷可以作为研究我国矿工不安全心理的一个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时代的要求赋予这一代人要有坚强、独立的性格,有创新思维和稳定的适应社会的心理特征。而对这种人才需求,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的幼儿聪明活泼,智商很高,但由于家庭结构的单一,对独生子女的娇宠,幼儿本身又存在很多缺点,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导致幼儿心里及行为的错误发展。如逆反心理就是当代幼儿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逆反心理的现象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对此,我觉得逆反心理必须因势利导,这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问。这种禁果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  相似文献   
5.
广告大战实际上是创意的竞争,怎样才能在高手如林的商业广告中脱颖而出?从反面着手如何?“悖反”策略就是与大多数广告创意手法相“悖”,从而取得一种卓然超群的效果的策略。在广告中运用“悖反”思维,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意。一、妙用揭短策略生活中往往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别人揭你的短处,你可能因此而恶名远扬,而若你自己揭自己的短处,他人反而容易谅解,认为你诚实可信,值得信赖。因此,在众多广告纷纷自卖自夸时,运用“悖反”思维,来个自卖自贬,有时也是一种上策。例如,日本有则手表广告语:“本表尚不完美,一年还有24…  相似文献   
6.
7.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叫心理的逆反现象。  相似文献   
8.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高峰时期在多种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在思维形式上,它往往具有求异和创新的特点,这正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但是,逆反心理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主流化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利用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更注意对其消极影响的防范,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出现“不听话”现象,本着重谈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及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理由:根据情绪管理理论和技巧,针对中学生逆反心理和心理困绕,引导学生认识到情绪对人生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懂得调节情绪和利用积极情绪创造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