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背景与问题近年来,进化伦理学成为伦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流派之一。菲茨帕特里克(William J.FitzPatrick)在《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中,给出了进化伦理学的三种主要进路:描述式进化伦理学:诉诸进化论来科学说明人类的特定能力、倾向  相似文献   
2.
任丑 《哲学动态》2012,(9):55-61
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了以文特尔(J.Craig Venter)为首的科研小组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创造出由人造基因控制的细胞——"辛西娅"(Synthia)[1]。人造细胞的成  相似文献   
3.
库恩的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中的心理学方法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炳全 《心理学探新》2003,23(3):11-14,43
库恩的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主要是一种方法论,对当今的心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文化人类学方法在心理学中的运用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重新审视心理学知识和学科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促进了多元文化等心理学取向形成与发展和解释学方法的扶正,加强了普遍联系观和整体化或系统化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地位,有助于心理学哲学研究的兴起,为理论心理学的复兴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4.
当时基督教徒知识分子从维护宗教伦理与辨别学术真伪的立场出发,对达尔文学说的漏洞与缺陷以及严译《天演论》的不实之处及其负面影响发出质疑并进行驳辨,彰显了基督徒知识分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道德关怀与忧思。天主教徒李问渔所作的《天演论驳义》即为典型个案。深入剖析《天演论驳义》的写作背景与目的、批驳的内容与实质、批驳的价值与意义,对进一步丰富与深化进化论在近代中国传播研究,尤其是严译《天演论》在近代中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与学术史意义,同时通过李问渔这一个案,还可以管窥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特殊语境下不同的知识群体所呈现的不同救国路径与思想面相。  相似文献   
5.
智能设计论鼓吹复杂的系统必有一个设计者,实质上是一种披着科学外衣的所谓"科学神创论"。本文先介绍智能设计论及其来龙去脉,然后回顾、述评达尔文进化论在科学上和哲学上的贡献,最后深究智能设计论进入中国的内外因,认为近些年来包括智能设计论在内的反达尔文主义思潮在华传播是基督教图谋征服中国的长远战略的一部分,智能设计论相关书籍出版单位见利忘义、为虎作伥的行径必须抨击,而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出版领域的混乱现象只不过是晚近若干年来意识形态领域乱象纷呈的一个缩影而已。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无神论被妖魔化的几种形态及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做了一些分析和推导.同时针对当前的无神论宣传和教育状况略述管见,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国外关于进化心理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波 《心理学探新》2004,24(1):16-19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在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其基本主张是: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模块性是心理机制整体组织的特性;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进化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各种各样的争议,赞成者认为:①心理学会成为更多的达尔文主义的理论建构;②进化心理学将使心理学走向统一;③进化心理学向传统社会科学提出了挑战。反对者认为:①进化心理学是一种不成熟的科学;②进化心理学是一种貌似科学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民间一种历史悠久的宗教仪式,民国时期,扶乩进入了学术研究的视野。陈大齐、黄翼从心理学的角度,健碧班红馆主(凤茜)、许地山从实证的角度切入,对扶乩进行研究。在坚持科学精神、经世致用的学术理念下,他们对扶乩所进行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贡献。但因这些研究建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立场上,且对材料的搜集、利用方面仍有较大的局限,仍有继续深入的空间。民国学者的扶乩研究,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学者的研究。作为中国民间一种历史悠久的宗教仪式,民国时期,扶乩进入了学术研究的视野。陈大齐、黄翼从心理学的角度,健碧班红馆主(凤茜)、许地山从实证的角度切入,对扶乩进行研究。在坚持科学精神、经世致用的学术理念下,他们对扶乩所进行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贡献。但因这些研究建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立场上,且对材料的搜集、利用方面仍有较大的局限,仍有继续深入的空间。民国学者的扶乩研究,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学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伦理视域审视我国社会保障的偏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社保理念偏差表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隐性导引、目的异化为手段的错误归位及福利污名强色调的无意彰显.在该理念指导下的社保规划将一部分人排除在某些社保模块之外;体现该理念微观层面的某些社保制度虽实现了全民共享性,但不同对象的保障水平和层次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具体执行层的社保践履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