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克思并不是一个把哲学课题化、体系化的职业哲学家,而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是一个以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毕生使命的革命家。但是,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以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为理论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的确存在着理论体系。马克思虽然  相似文献   
2.
<谈美书简>勾起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三十多年前,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我把这本刚出炉的小册子带到大学寝室时,同学们争相传看,个个交口称赞"你祖父的书写得真好",这着实让我快乐了好一阵子.  相似文献   
3.
Theorists in the period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mostly regarded Marx's theories as an empirical science but refused to admit the existence of "Marx's philosophy." Marx himself also held the idea of "abolishing philosophy" and in The German Ideology, he even drew an analogy compa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y and empirical science and that between masturbation and actual sexual love. Since Plekhanov, and particularly since Leni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synonymous with Marx's philosophy. Early Marxists from Luk~ics and Gramsci to Korsch were all against the trend that theorist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signing Marx's theories to empirical scienc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also objected to systemizing Marx's philosophy in term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hey even traced the origin of this approach back to Engels), and, as the result, they created a new interpretive approach to Marx's "praxis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4.
《伦理学研究》2004,(3):F003-F003
著名伦理学家、中国现代哲学家和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因病于2004年4月25日逝世,享年九十五岁。先生的逝世是我国伦理学界的巨大损失。作为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生哲学、道德理论和中国伦理学的伦理学家,先生一生以促进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的中国化为己任,并为此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就,为中国伦理思想史学科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学界多论述张岱年与辩证唯物论的关系,却鲜提及他与怀特海哲学的姻缘。英人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847)是20世纪西方最具有独创性和代表性的哲学家,他反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心物两歧、主客对立、自然与生命隔阂的二分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笔者从事复杂性问题研究(力学与地质学交叉,工程技术层次)的认识与实践;就事论理,试图初步说明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在复杂性研究中指导作用的若干体现,以及系统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中介作用;并提出一种复杂性问题研究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的、模糊的探索中,“发现典型信息,拟合尚不完善的理论分析模型”为特点的典型信息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的、解决主要矛盾的、突然涌现的一个切入点;换言之,在一定条件下,典型信息法是整体论与还原论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7.
张申府认为以罗素为主要代表的逻辑解析哲学的思维特色是"辨而通",而唯物辩证法的要义在于"活而通".他追求和豫相通的哲学归宿,进而提出解析的辩证唯物主义,并提出创建合"孔子、罗素、列宁"而一的新哲学体系.张申府认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同时推崇西方哲学的精神,却表现出明显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学术倾向.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