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瑞典学者喜龙仁最先给包括辟邪在内的南朝陵墓石刻有翼神兽取名"希美辣"(Chimsera),这是西方神话中一种邪恶的有翼怪兽,用于中国的神兽显然不妥当,因为辟邪在中国是一种吉兽.  相似文献   
2.
明末蒲益智旭的<辟邪集>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作为论辩策略,对当时传入中国的天主教给予了全面而锐利的批判,以对天主教天主观的批判作为核心,尤其是对天主全能以及恶的来源的批判,可谓击中了天主教的要害之处.  相似文献   
3.
秦汉厚葬,修冢茔、开神道、置神道石刻,成为丧葬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秦汉神道石刻,今多不存。洛阳北邙东汉五陵仅存一神道石象。而天禄、辟邪之类石刻神兽,在中原地区多有发现,不但有显示发展演变规律的洛阳、孟津和南阳三种样式,而且发现天禄、辟邪与缑氏蒿聚成奴作刻铭,十分难得。神道石刻传到江左南朝,又形成一种以设置的制度化、组合的简明化、造型的规范化与纹饰的华丽化这类新体系和新样式,在中国美术史尤其是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作为祭神辟邪的物品,年画从诞生之际就与民间信仰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而小校场年画也以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反映出近代上海的都市民间信仰习俗。年画是中国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春节之际张贴于家户的内外,具有驱灾避邪、祈福迎祥的作用。各种题材的年画应节使用,逐渐发展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居家装饰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