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海》2019,(6):120-126
推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新时期的重要任务,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把握好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基于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察,有的学者认为中央和地方呈现此消彼长、相互竞争的状态,而有的学者认为两者间是向下授权、相互分工的关系。那么,经过新中国成立后70年的演化,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关系目前呈现怎样的状态?本文以财政改革为考察对象,认为中央和地方未必是对同一种权力或资源的争夺或者分享,它们可在不同维度各自集权:从对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的支配来看,中央政府变得更加集权,中央部门对下级政府的财力干预变强;从地方收入角度来看,地方财政部门日益崛起,地方政府能够统揽和支配原先分散于各部门的预算外资金。换句话说,目前中央和地方呈现出双重集权的状态,这产生了多重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2.
试论周学熙民初财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莉  周春英 《学海》2005,(1):168-172
1912年 7月至 1913年 9月、1915年 3月至 1916年 4月 ,周学熙两次担任袁世凯政府财政总长 ,他推行的财政改革主要包括三个面的内容 :(1)首创国家税与地方税的划分 ,建立中央集权化的财政管理体系 ;(2 )提出和运用“公平普及”的租税原则 ,整顿旧税 ,如田赋、盐税 ;(3)将西方新税制引进中国 ,如开办印花税、所得税、遗产税。这不仅促进了民初国民经济的发展 ,而且对今天的财政改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冯献民 《天风》1995,(11):22-23
感谢主,福音在我们中国大地兴旺起来,主把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我们(徒2:47),特别是农村教会,很多聚会点都在建造礼拜堂,这是福音兴旺的见证。然而,在建堂中许多教会忽视了另一个问题——连于元首基督,在爱中建立自己(弗4:15—16)。结果堂建成后出现了许多问题,而使神的名不能得荣耀。  相似文献   
4.
预算透明是良好的财政治理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实现财政民主和有效财政监督的生命线.本文从人民主权理论、公民知情权与参与权理论、治理理论和民主财政理论四个方面剖析了预算透明的理论依据.基于英美等国预算透明演变、公共预算形成的历程,提出预算透明度提升的压力模型、推力模型和耦合模型.并结合中国政府预算透明度现状,从法律法规建设、预算信息披露、政府会计改革、财政信息质量四个层次提出提升中国财政预算透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主教》2009,(2):48-48
泰国天主教徒企业家安纳(Amnart)尽力使他在曼谷南面北榄府的皮革厂,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继续运作。 尽管经营亏蚀且欠下银行大笔债务,但54岁的安纳坚持不辞退工人。他对天亚社说:“工厂的80名工人都知道我的财政困境,但我不想关闭工厂和裁员。”  相似文献   
6.
如今,世界上最容易的赚钱方式是什么?在家编故事,出门讲故事,见人卖故事。一个其貌不扬的英国女子,离过一次婚,带着一个孩子,主要靠低保生活。—个偶然的灵感令她开始提笔写作。如今,她赚的稿费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比英国女王的身价还要高。她赚的版税超过了史上所有作家的总收入。她的书印了3.5亿册,仅次于《圣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寻改进韩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可取途径。1991年韩国恢复地方自治以后,从财源、财力的分配和财政运行架构看,政府间财政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最为凸显的变化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配的视角,已从原先的中央政府导向转变为地方政府导向。在上述转变过程中,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和变化最为显著。随着地方共享税的大幅增长和新补贴拨款制度的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和重要性得到加强。原先建立在税收制度基础上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轴心,已经转移到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上述改变影响了政府间关系、地方财政地位、地方政府财政运作的方式、行为和地方经济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强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而相对忽视税收制度的偏好政策,已经导致了一系列财政问题,诸如地方公共服务价格扭曲、低效的投资扩张、征税效率降低、道德风险和财政预算软约束。有鉴于此,是时候将依赖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分权的优先政策,重新定向为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税收制度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李明博新政府注重增强地方财政效率的政策,但没有重构原先政府留下的整个地方财政体系。从各方面判断,与原先的卢武铉府相比,现政府关于财政分权的立场非常脆弱且前后矛盾。考虑到上述事实,本文对韩...  相似文献   
8.
完善困难职工群体保障的总体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颐 《学海》2002,(2):65-69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在经济体制特别是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入 ,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我国城镇已经形成了一个困难职工群体。这个群体的生活困难长期不能解决 ,群体规模不断扩大 ,由此引发的群体事件逐年增多 ,正日益成为影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不容忽视的全局性的问题。根本解决困难职工群体问题 ,一靠扩大就业 ,二靠社会保障。本文着重讨论完善困难职工群体保障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7月23日和8月8日,黔东南自治州和黔南自治州分别成立5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发来贺电祝贺,并派出了以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吴仕民和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巾纪委驻国家民委纪检组长杜鹃的中央有关部门祝贺团分别前往两州祝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两州成立50周年庆祝工作,积极帮助两州落实协调资金和项目,省级财政分别予以两州各500百元州庆经费,并组织了以省长村树林树森为团长的省祝贺团前往两州祝贺。  相似文献   
10.
江苏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增收的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殿 《学海》2011,(5):84-88
如何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江苏农民收入区域差异悬殊,类似与全国的区域差异,财政支农投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收入之一,一方面通过提供公共产品间接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通过政策手段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从总量、结构及区域三个方面、分别运用对数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苏省财政支农投入支持农民增收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得出的结论是:江苏省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增收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大,且对缩小苏南、苏北农民收入差距没有作用。最后,在对江苏省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增收绩效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财政支农政策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