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放射治疗100余年历史中的一个革命性进步,能使高剂量的立体分布适合外形非常不规则甚至怪异的肿瘤,调整靶区内诸点的输出剂量率,显著提高肿瘤放疗的疗效。近年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学特别是功能性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多门边缘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提供在靶区三维精确模拟定位、立体定向定位摆位框架、逆向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治疗机等方面的发展基础。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多元化医学理论下的医疗方法将在学科交叉、综合发展中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综合治疗是根据病人的机体情况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将现有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各种手段有目的地、科学地、有计划地作一个序贯性的安排和实施,力争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肿瘤的综合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合理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3.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放射治疗100余年历史中的一个革命性进步,能使高剂量的立体分布适合外形非常不规则甚至怪异的肿瘤,调整靶区内诸点的输出剂量率,显著提高肿瘤放疗的疗效.近年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学特别是功能性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多门边缘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提供在靶区三维精确模拟定位、立体定向定位摆位框架、逆向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治疗机等方面的发展基础.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多元化医学理论下的医疗方法将在学科交叉、综合发展中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放疗对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规律的影响,对25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复发前接受放疗与未接受放疗的患者中,复发后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及复发时间差异明显(P〈0.05)。因此放疗能对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其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5.
放射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大约有3/4的肺癌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需要做放射治疗.针对不同的患者可以选择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术前、术后、放化疗联合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式.从治疗技术上还可以选择适形、调强、立体定向放疗等.临床医生需要辨证地应用循证医学证据,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腹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受益情况和毒副反应.对38例晚期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疗中和疗后进行临床受益情况和毒副反应的观察和评价.结果临床受益情况:有效为28.9%,稳定为42.1%,疼痛缓解率为28.9%;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生化指标改变,除少数病例出现Ⅳ度生化指标改变外,其余均在Ⅲ度以下.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以提高晚期腹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毒副反应轻微,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临床技术更新、综合治疗方案的合理安排有望提升非小细胞肺癌诊治水平.实时超声内镜下针吸活检技术的应用使纵隔淋巴结活检安全、准确;针对早期肺癌手术前后实施化疗为肺癌治疗带来新机遇;临床实践观察到肺癌手术切除纵隔淋巴结及脂肪组织降低其复发;另外电视辅助胸腔镜的临床应用拓展了肺癌诊断、治疗领域.  相似文献   
8.
探讨蓝舌病毒湖北株3 (BTV- HbC3)对动物在体肿瘤的治疗价值及蓝舌病毒湖北株3是否增加放射治疗的疗效.建立C57BL/6小鼠前列腺癌荷瘤动物模型,设空白对照组、BTV- HbC3治疗组、放疗组和BTV- HbC3联合放疗组,观察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图,肿瘤组织行常规HE病理学检测.结果全部小鼠均成功荷瘤.治疗后BTV- HbC3联合放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他各组,肿瘤体积增长时间延长,HE染色观察BTV- HbC3联合放疗组肿瘤坏死面积增加.显示BTV- HbC3联合放疗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BTV- HbC3联合放疗对小鼠前列腺癌肿瘤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可介导凋亡,为前列腺癌进一步的放疗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探讨鼻咽癌患者常规放射治疗(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疗效和常见副反应,为鼻咽癌患者放疗方法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行CRT和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共56例,比较IMRT和CRT组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晚期放射性损伤.IMRT组和CRT组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急性毒性反应如:口干、吞咽疼痛、听力下降、皮肤和黏膜反应的发生率CRT组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损伤中口干、皮肤纤维化发生、吞咽困难等方面CRT组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视力下降和脑损伤的发生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RT技术相比较,IMRT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急性毒副反应和晚期损伤的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QOL).  相似文献   
10.
探讨鼻咽癌患者常规放射治疗(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疗效和常见副反应,为鼻咽癌患者放疗方法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行CRT和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共56例,比较IMRT和CRT组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晚期放射性损伤.IMRT组和CRT组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急性毒性反应如:口干、吞咽疼痛、听力下降、皮肤和黏膜反应的发生率CRT组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损伤中口干、皮肤纤维化发生、吞咽困难等方面CRT组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视力下降和脑损伤的发生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RT技术相比较,IMRT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急性毒副反应和晚期损伤的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Q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