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鞠慧卿 《大众心理学》2022,(1):12-13+11
<正>"姓名"是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被迫"拥有的代号,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标签。古代人不光有名,还有字,甚至还有号,比方说姜子牙,就是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现代人的名字虽然简化了,但是依然还有"乳名"与"学名"的区别。以前平民父母都相信贱名好养活,孩子的名字越土、越贱,越好,所以才有了《平凡的世界》中的猫蛋与狗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名字的讲究越来越多,寄予的期望越来越高。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的名字"好听""有讲""合八字",更是煞费苦心,  相似文献   
2.
顾兆诚 《天风》2004,(5):40-41
说来惭愧,在母亲有生之年,我对她不甚了解,确切地说有许多的不理解。在阅读失而复得的父母四十年代的书信后对母亲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也就是在母亲荣归天家后才读懂我的母亲——高毓馨。事情要从一篇真实的报道说起:  相似文献   
3.
那年我五岁,放学回家,抱着门前的小树摇。父亲瞪眼呵斥我:“别晃它,树要是伤了根,还能活吗?”我便松了手,悻悻地跑回屋写自己的作业。后来老听娘唠叨,人怕伤心,树怕伤根。当时还小,不明白个中道理,不过从那以后,我没敢再伤害过一棵树,哪怕是一颗弱不禁风的小杨或小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